“如果有心事,你最愿意和谁诉说呢?咱们来做个调查问卷……”身边的同事在听网课,我也不时蹭几句,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十一二岁的孩子,有心事,诉说的第一选择应该不是父母吧?结果公布,果然更多人的选择是伙伴。
长大的过程,也是逐渐远离父母的过程。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后,就有了自己的小群体,也有了小秘密,那是一般不会告诉父母的。父母哪儿理解呀,只会让学习。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
人类天生有对远方的向往,总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于是只要自认为有能力了,就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享受着外面的五彩缤纷,又思念家乡的味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游子一次次记下自己的乡愁。其实,何需愁,归乡不就可以了吗?但他们从此处到彼处,去往的方向却总不是故乡,故乡似乎只是用来思念的。偶尔归乡一次,也是匆匆,而后再出行。或者,也有长居家乡的,但越长大,也是越不愿跟在父母身边,共同话题的距离足以拉远生活距离。如此,父母怎能成为倾诉对象呢?身不远,心也远。
为人父母,不必担心孩子的渐渐不亲近,自己不也这样吗?你曾经的向往,就是孩子现在的向往。远方,依旧诱惑,行者,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