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岔是我的老家,村子不大,近百户人家,人口 七百左右, 是一个有山有水、有风有土、有情有义、有故事的村庄。从空中望去她呈长条状,南邻天祝藏族自治县,村庄正南有嘟噜屲,被东西两座尖山槐包围着,巍峨挺拔,错落有致,再往南进群山绵绵,森林环绕,优雅肃穆,百鸟争鸣。村北有古城子滩,绿树葱郁,流水潺潺,胡杨碧天绿,城郭镇地煞,再往北去链接古镇大靖,人来人往,商业蓬勃,繁华似锦。东西被两条蜿蜒曲折的山脉包围,稳坐腹地,人杰地灵。村子南边的祁连山余脉,像母亲一样无私的供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父老乡亲。
春天的这里空气清新,嫩草芽儿冒土而出,荒屲梁上正中不长草的路,远远望去像一条玉带直上云霄,羊群一群接一群的沿着这条路,去往松树湾,小夹沟,大沟,甚至后面水草更肥沃的地方,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俨然一曲行进交响乐。晨起,天蒙蒙亮,村中鸡鸣狗叫,人声鼎沸,屋顶的烟囱像是定了闹钟似的,不约而同的升起,袅袅炊烟像极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争着抢着奔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上庄和下庄四口水井旁,挑水的人肩挑扁担,不约而同的走到一起,两只水桶左右晃动,悠然自得。旁边的山屲上,偶尔可见一头骡子或是一头驴拖着长长的缰绳,吃饱了驻足仰望,像是冥想,又像是沉思,像极了离家好久的游子,被许多的牵绊牢牢的栓在哪里,回不去却又甩不掉…
夏天,这里气温温和,门前的老井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泉水清澈甘甜,潺潺泉水从南边的松树山中而来,带来的凉意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清早随着一声吼叫,牲口笼头上的铃铛声,清脆厚重,响着从各个巷道慢慢聚到一起。下庄的聚到戏台周围,上庄的聚到樊家滩滩,最后到董家门上就聚到了一起,全村的牲口少则八十,多则过百,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便向南山进发。上庄四个人,下庄四个人,分工明确。庄稼人大都了解全村每个牲口的脾性,哪头爱往地里跑,哪头爱掉队,哪头爱踢人,都防的死死的,稍有挑事的骡子露头,手中的石头就飞了过去,杀一儆百的效果会非常好。经过上马庄骒,再到大地窝子,林站,大沟口,过了歪巴郎口就没有地了,紧绷的弦就放松了,一人一个山头把着,骡子们三五成群,听它们吃草的声音那是一种享受,那圆圆的鼻孔吹出的热气,能赶走一切阻挡它进食的障碍。远远的你可看见两头吃饱了的骡子正互相在挠痒痒,真的是“驴啃脖子工谝工”的真实写照。妇女们悠闲的纳着鞋底,如果当天和你一块去放牲口的都是你的长辈,那这一天你就要累了,跑东跑西都是你,好吃好喝也有你,嘿嘿,想想也幸福!
秋天,这里最忙碌也最高兴。满山满屲的豆捆、麦捆,空气中弥漫着麦香味。远远的萨河湾梁上,两头骡子拉着犁和犁后的老父亲,在那养育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地里划出一条又一条崭新的痕迹。母亲跟在后面拾着冰草,双手在刚犁过的崭新的土里刨来刨去,像是养育孩子一样细心,生怕遗留的那一根杂草污染了整块的土地。父亲用坚实的双脚跟在犁后,走过来走过去,一遍一遍的丈量着脚下的土地。村中的公路上三轮车,骡子车,手扶拖拉机上下穿梭,觥筹交错,将一车车金黄的豆捆或是麦捆拉进打麦场,摞成一个又一个或圆或方的垛,鉆天的高,从空中望去像是一件件泥塑的艺术品,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稍大点的孩子站在车上帮父母用铁叉往垛上递麦捆,小点的干不动活的孩子成群结队的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垛之间玩着躲猫猫的游戏,欢声笑语,叫骂喊打,此起彼伏,交相呼应。马路边上,一个小孙子正抱着爷爷的裤腿,拗在一个从大靖上来的卖西瓜的车边上,爷爷嫌贵不买,孙子想吃又买不起,商贩一毛也不低,三个人大眼瞪小眼,熬在哪里,像是草原上的牧民熬鹰一样,一个熬着一个。旁边看热闹的三言两语,惹的小孙孙哇哇大哭。当然,最终妥协的是爷爷,吃瓜的是孙孙,得意的是卖瓜的…
冬天的西岔,安静的像是一头冬眠的熊,静静的卧在那里,村两边的山脉光秃秃的泛着黄色,给人一种静谧又萧条的感觉。从王家湾吹来的南风就像是一把刀一样,吹的人脸生疼生疼,吹的清明滩滩光秃秃的只有几墩芨芨草在风中摇曳,没有一点多余的灰尘。也许是疾风知劲草,也许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这独有的默契,吹的沙河沿就像那沙河里的石头那么简单又那么硬实,也吹的故乡的人坚韧不屈。水井的旁边男人拉着骡子,骡子喝着从井里打出来的水,鼻孔里冒着热气,嗓子里咕嘟咕嘟的声音,馋得你都想喝上两口。不一会儿,水桶就见了底,男人提起桶涮了涮,倒了桶里剩下的水,又重新打了两桶,用结实的肩膀挑起了扁担,扁担吱呀吱呀的响声和身后骡子的蹄声,响在了村子中的巷道里。和城市中的夜晚比起来,故乡的夜晚才称得上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但这样的夜晚也阻挡不了串门的人,好在这里的人记得村中每一条路,每一条巷道的走形,哪儿有坑,哪儿有石头,都烂熟于心,看不见也能走到串门的那家去。不过偶尔你也会被村中的老牛吓个半死,冬天地里没有庄稼,各家各户就将圈养的牲口都放开了,有的晚上就回去了,有的吃饱喝足晚上也不回家,尤其是老牛,晚上你走在巷道里,身后跟着一头老牛,脚步声踢踏踢踏,你喊一声,它不答应,你看又看不见它,脚步声却不紧不慢跟在你身后,这时你会怵的心提到嗓子眼里。故乡的冬天雪很多,自从进城参加了工作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样的大雪,尤其是下午放学,从四中出来翻过白土豁岘,西岔滩白茫茫的一片,银装素裹,纸片一样的雪花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村庄和庄子南边的山沉浸在漫天的雪花中若隐若现,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冰雪世界。三五成群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有说有笑,滋滋的踩雪声整齐划一,一点一点的淹没在雪的世界里。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孩子们从初一走到高三,从高三走进大学,从大学走出故乡。慢慢的,故乡的人越来越少,留在故乡的人也越来越老,饱经风雨的老房子颤颤巍巍的立在那里,石子路也变成了水泥路,直至故乡彻底消失在了搬迁的浪潮里....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故乡西岔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西岔人,走出故乡的和留在故乡的人,不屈不挠的秉性像极了故乡,像极了门前老井中的水甘甜清澈,包容万象,像极了沙河沿的石头顽强硬实,像极了清明滩滩的芨芨草坚韧不拔,像极了上马庄骒的蕨麻敦厚稳重,像极了荒屲梁的路任劳任怨,像极了松树湾的地瓢和蔼可亲。现在的我站在异乡的土地上,遥望故乡,努力回想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点点滴滴,我使劲回想着我的过去,憧憬着我的将来,努力将曾经的美好再在脑海里过一遍,不至于在以后的以后将它忘却,可能若干年后我现在站的地方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也可能若干年后我还会回到故乡,成为哪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份子。现在的我望着城市的灯红酒绿,却是异常的思念故乡,奈何地远身孤,流落江湖,昔长林浅水,暮烟千嶂,也只能在梦中回味,愁中长叹!好在故乡的上善若水,故乡人的璞玉浑金,似一杯烈酒深深烙在了每一个游子心里,经久不衰,回味悠长!
今夜信步天马湖畔,看天马行空,游自在武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极天涯,遥寄相思。期春暖花开,携友二三,回故乡,话乡音,拉家常,续离别之情,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待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