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拆本新书《认知天性》。这本书介绍很多人学习好不是靠天赋,而是用了正确的方法。
我高中有一个同学,他是从四川来到新疆的高考移民生,每天上课特别喜欢聊天,班主任已经给他换了很多不同的同桌,但还是阻止不了他聊天的习惯。但就这样,他轻轻松松就能考600多分。
我一直不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怎么这么大,是因为智商有差别吗?因为我的同学比我聪明吗?
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也在他不停地魔音催闹当中跟他变成了好朋友。相处的时间长了以后,我发现他有一种检索能力。他很爱听英文歌,很爱看英文的杂志,还有明星八卦,他经常翻墙去搜那些外国明星八卦。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学习到了很多地道英语词汇,大学里你考过的那些英语级别/认证考试对他来说不算轻轻松松,也算小有压力而已。
我也很爱英语,但我永远没有办法超越他,因为我没有像他一样活跃的检索。
看了这本书的序,我猜想他应该就属于找到对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认知天性的人吧。
这本这本书把这个套路总结为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
大家应该都有那种学习特别刻苦认真,但是成绩最多就是中上游的同学吧。你发现他们的书本上堆砌了满满的笔记,用不同颜色标注出重点,画得太漂亮了,被任何一个老师看到都得夸三分钟,但其实他们没有用对正确的学习方法。这种画线线的学习方法不具有挑战性,画不同的颜色并不怎么需要用脑。
今天流行的话说: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人们都不喜欢挑战自己,也不喜欢挫败感。
这种画线学习的方法是一种轻松学习的方法,是属于无效的学习方法。今天,当我看到这样的评论时,好像当头一棒。虽然我也很佩服那些画一本好看的书的同学,但我确实懒到没实现过。现在真为那些刻苦的同学惋惜。他们足够努力,如果当时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了解到还有《认知天性》这样的研究结果,也许刻苦的成绩能成正比。
通过这本书,我带你一起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在学习上也能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