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快的速度读完了卡波特的《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今天的成都雾霾深重,躲在家里读书感觉岁月静好,是个明智之选。
《别》是卡波特早年的作品,发表时年仅23岁,被誉为20世纪中期文学的试金石。它充满了哥特式神秘、怪诞、诡异风格,文字瑰丽炫目,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与不可遏制的天才卖弄。这部带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写了一个漂亮敏感的男孩在茫茫人世间探索、找寻,充满了对陌生世界的恐惧、对爱的渴望、对自我的否定与迷惘。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困惑,经历了太多的跌跌撞撞,他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和别人一样的正常人。
这本书以大量优美如诗的景物描写与绮丽多彩的比譬晃动着读者的眼球,太多细腻玄妙的心理刻画有时会让人接不上茬。对我而言,特别是最后一章节,我看得实在有些吃力。一个人的成长蜕变,一个孩子从心理到生理的成熟,卡波特用了这样的晦涩句子来结尾:她召唤他,银光闪烁,而他知道自己必须去……他站住,回过头,看了看沉沉暮霭,看了看那个他已经抛在身后的男孩。
选摘几段有意思的文字:
真正被爱的人在爱人眼里是缤纷的丁香、航船的渔火、学校铃声、山水风景、难以忘怀的谈话、朋友、孩子的周日、消逝的声音、最心爱的衣服、秋天和所有的季节、回忆……
那天夜里睡眠就像一个敌人,梦是一条长了翅膀、要复仇的鱼,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潜到水底,如此折腾直到破晓时分,晨光让他睁开了眼睛。
路就像任人漂流的河流,仿佛有一只罗马烟花筒,突然被一口自由的气息点燃,把他猛地推向前,身后跟着一串星星点点的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