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肉体是承载着爱情和孤独的容器。
爱情和孤独,是大脑里分泌的化学因子作为给体,选择性作用于受体神经元,这种化学作用使神经被激发,处于兴奋或被压制,对应的功能单元发生了跃变,从而实现在肉体上对爱情和孤独领悟。
爱情,人与人之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羁绊,对另一个人的依赖。真正的爱情是陪伴,那这种陪伴必须发生在不同的个体上,一个人可以有爱情吗?一个人只能爱自己,这是本能,而爱情不是与生俱来的。
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与爱情是反义词。两个人也有孤独可言,但没那么纯粹。在人前,大部分人都戴着面具,表现着不真实的自己。只有独自一人时,真正的孤独感才会袭来,掀开每个人内心的面纱。
相比爱情,孤独更浪漫。孤独是一种沉浸。
在肉体上,爱情是怎样体现的呢。一个拥抱、一个吻和一次快速的心跳。仅此而已,充满着感性的因素。爱情是假的,更不用说至死不渝。两个人相遇的概率,分母的数量级是亿,相遇已是奇迹。可以产生爱情的那个人,只是千千万万微小生命中的一个。在庞大的基数下,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如果遇见的是另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产生爱情,为什么一定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他呢?如果回到过去,让两个人不再相遇,那这辈子就失去爱情了吗?那会与另一个人产生爱情。那么爱情与其它的感情,亲情和友情,大同小异。可以被代替,并不是独一无二。爱情不再烂漫,不曾烂漫。这是长久陪伴下的依赖感,他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肉体上与他的接触。
在肉体上,孤独就是肉体。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身体仅属于一个人,身体的本身就是孤独。只有孤独,无法被代替,更无法被遏制。孤独站在爱情的对立面,也站在爱情的终点。爱情的尽头是孤独,一切的尽头皆是孤独,而孤独的尽头是死亡。
二
灵魂是承载爱情和孤独的容器
爱情和孤独,是一种感觉,来自于灵魂。不可触摸,不可把控。肉体是可以被困住的,而灵魂不会。怎样确认得到了爱情,怎么确认经历着孤独,实物无法度量这一切。这是一种体验,来自于思维。让灵魂停留在孩童时期,能消除爱情和孤独,这种感觉是在经历后才会发现,而肉体是一直存在。把灵魂去掉,在熟睡时,没有意识没有灵感,这时的爱情和孤独在哪儿?小草和大树会孤独吗,会有爱情吗。天空和星星会孤独吗,会有爱情吗。它们也有肉体,它们有无灵魂呢?
爱情怎样作用于灵魂,它会引导思维,思维牵引着欲望,欲望控制着身体。爱情让人的灵魂变得简单,却不合常理。
孤独怎样作用于灵魂,它把灵魂从深渊里解放。让灵魂能脱离肉体,让灵魂独立存在。它侵占了一切。悄然来临,并带来了最珍贵的东西。
灵魂超越了一切,灵魂是属于自己的,肉体是属于灵魂的,没有了灵魂,就没有爱情和孤独可言。
三
承载爱情和孤独的是零
爱情和孤独,或许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是两个空荡的词语,与任何物质和意识均没有联系的两个词语。词语是人为创造的,并与特定的什么绑定在了一起。就像宇宙中不同的两颗星球,相距千万光年,却被外力强制固定在同一条轨道上相互转动,可是这两颗星球本没有任何联系。爱情是这样,孤独也是这样,在另一条时空,或许没有这两个名词。因为名词是与特定的什么关联的,而本不存在这特定的什么。在另一条时空,或许它们叫狗和猫。
爱情和孤独,难道不是人的臆想吗?在冷酷的世界上,找寻一种本没有的希望,寄希望于这虚无的一切,麻痹着自己。创造这类似于信仰的概念,在看不到尽头的生活中游荡。渺小,迷茫。
对个人而言,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除了死亡。唯一能够掌控自己的机会,就是自杀。爱情不会让人蜕变,孤独也不会,只是露出了本相。
2 都灵之马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个伟大的思想,都是对思想家生命的燃烧。尼采在疯之前说过的最后一句清醒的话的是:妈妈 我真傻。
无法忍受孤独的尼采,在都灵的大街上,抱住一只正在受虐待的马哭了起来,回到家后,就迷失在了精神里。罪与罚里也写到高举理性主义的拉斯科夫冲了出来,抱住一只死去的马,吻它,吻它的眼睛嘴唇,尼采也读过这本书。马和人最相似的特征是,生命。旧时的朋友遇到尼采时说,十年的漫游生涯,他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不富有从前的骄傲举止,灵巧的步伐,流畅的言辞,反应迟钝,身影佝偻了起来。
尼采语言刻薄,却是最真诚善良的人,心中关爱着整个世界,童年时,就在寻找孤独,寻找自由的天堂,怜悯众人,牺牲了自己的无忧无虑。他们说这样不对,他们说那样不对,对与不对,太可笑了,一个人的对与不对并不是另一个人的对与不对,因为是两颗不同的心。感谢这些燃烧自己生命,救赎它人的人。在这些思想上,孕育了更多的人。
神用七天创造世界,创造了水,创造了光。水会干渴,光会熄灭。愿神拯救每一个孤独和痛苦的生灵,无私的人值得最大的荣光,这样的绽放,也是自我的成就。热爱命运的一切,无论它是什么样子,对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做一个真正的人。
真正的人需要真正的生活,小说家为了使读者感到时间流逝,拨快指针,使读者在两分钟内越过十年,二十年。可是在真实生活中,一秒就是一秒,度过一秒钟的时间,就花掉了一秒钟的生命,精确无误的一秒,完美的时间,不容有一丝差错。
聊斋志异里写到,那个书生为了科举,奋斗了一辈子,受尽磨难,等到最终,提名衣锦还乡的时候,妻子一脸惊恐地看着他,说,你不是早已经死了吗?然后书生恍然大悟,立马消失了,但是他头顶的关,脚上的靴,身上的袍,都丢在了原地。死亡,就像水消失在水里。
伟大的思想家们,关心着每一个具体的人,这样宽怀的心另我充满了敬畏。我很少去留意身边具体的人,心情总是相对稳定,很少有感到不开心的事,不近人情却没有恶意的想法,这样的个人救赎是站在了他们无私奉献的肩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心,永远是赤忱跳动,散发着光芒的。有那么多路可以选择,却鲜有人用自己去温暖他人。
于是我来到了现实世界,诞生在了同样的世界,他们也经历过的世界。携带着已经被无数思想家创造出的智慧,磨合了无数种颜色的调色板,综合成了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能够平淡地看待故事和生活里的艰辛,因为有人替我哭完了眼泪。我并没有渴望看破世俗,这类定义也是一种限制,我只想幸福的感受生活,细腻的思考,可以在宽敞的空间里跑来跑去。蜗牛是富有诗意的,浇花是格外唯美的。
“马儿,吃吧,你为何不吃呢?”
“它会吃的。”老人面无表情地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