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祥负了向亲家报喜的使命,挑着四色礼(酒肉米面)的礼担从厂部出发穿过冢子疙瘩,大步奔向一连。时下阳春三月,微风和煦,一路上麦苗青青,燕语莺飞,心轻气爽,脚步也飞快。这十里路眨眼功夫就到了。
一连建在靠近交通主干道的厂部以西,中间夹着冢子疙瘩。按照分工,一连主要负责机械化作业,所以选在地势较高的土岗上建房。这里的房子清一色青砖红瓦、高梁宽宅,主要是用于停放大型机械像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等。这么说吧,一连的格局基本类似于在高岗之上码出了一桌麻将牌。东南西北四排仓库一样的房子既用于停放机械,也用于住人。中间的空场除了几座柴火垛外,还种了几棵杨树,这些树主要是为了放电影拉幕布,这样的格局就与一般的农村不同。按理说朱天祥在这里找户人家并不难。
朱天祥是我爷爷老家的远方亲戚,这一年也不过十七八岁,做事莽撞,到了一连逢人便问寻“玲家”(我妈的名字)。
朱天祥到了“玲家”,见一老太太面貌慈祥,齐耳短发,身穿蓝土布大襟,自称姓李,这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中年大妈。朱天祥进了屋子只说道喜,并没细说。李老太听说玲有喜,也是稀里糊涂,但老人好客,不好意思细问,也就烧水端茶,忙得不亦乐乎。待客礼毕,这才细问喜从何来。朱天祥笑眯眯,慢吞吞说到:“玲生了。"老太太更加奇怪,说到:”啥?玲生了?“”啊,生个娃儿!“朱回道。”不会这么快吧?你说哪个玲生了?“老太太问到。”X玲生了啊!“朱天祥这才说了姓名。这样子这事儿才恍然大悟。李老太笑了起来:”我儿子叫玲,我咋说生了,生了,生啥了。你走错了。再往前三户就是玲家。“
原来,李老太的儿子也叫玲,儿媳妇怀孕也快生了。 这朱天祥阴差阳错闹出了笑话。但有意思的是李老太家本来说是生个女娃,后来却也是个男孩,据说是沾了喜气。更有意思的事,这男孩就是我后来最要好的小伙伴,名叫云峰。本来我俩是一样大,但是因为我是早产,所以就比他早出生了一个月。看来这份友谊也是上天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