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邺城被曹军攻破,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汉献帝的都城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同月,曹丕娶甄姬。
02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然后远征乌丸,回头还要征讨高干,管淳,建安十年年底回到邺城。甄姬生。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岁的曹植第一次随父东征海贼管承到达淳于(今安丘东北)。
曹叡从小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3] 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而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
建安十二年八月,袁熙死。
建安十三年(208年),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刘桢平视丕妻甄氏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
建安十七年正月卞夫人回。
(建安十八年建铜雀台。)
建安十八年封魏公。
建安十九年,曹植封为临淄侯。
03
甄氏对曹丕妾侍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也安慰开导,并常常在闲宴上劝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曹丕听了心中很嘉许。
之后曹丕要驱逐任氏,甄氏请求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遣走她?”曹丕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遣她。“甄氏哭着坚持请求说:“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猜测任氏被驱逐,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则会受到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还是坚持遣走了任氏。
建安二十一年娶郭女王。
04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一年的某一个时间,郭女王向曹丕献了这个绝缨之策,然后曹丕给甄宓下达了指示。
建安二十一年年底,曹操东征孙权,甄后却因为生病,留在了邺城。曹操出征前对叛乱有所预感,留植守。
建安二十二年三月曹操回邺城。九月卞夫人回来以后看到甄宓光彩照人。
05
二十二年司马门事件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立丕为太子。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杀死了长史王必,最后被严匡平定。它发生在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大战之时,关乎曹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建安二十三年,(曹睿被封为武德侯),正式被纳入继承人序列,顺位最高。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被关羽包围,曹植为南中朗将行征虏将军,派去救援曹仁。曹植酩酊大醉,醉到连将令都无法接。太子曹丕所陷害。曹丕在席间透露说,甄宓是在利用你,曹植就会心绪大乱,借酒浇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魏讽密谋攻邺,与之同谋的陈祎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诛杀魏讽。
建安二十四年秋,杨修被曹操杀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
06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继位魏王,郭封夫人,
延康元年五月,十五岁的曹叡被封为武德侯
延康元年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
黄初元年(220年)十月十二月十日,曹丕称帝,郭进贵嫔。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
曹丕欲废武德候未果,迁怒甄,他拒绝将甄宓封为皇后,并且开始冷落她。
同一年,曹植莫名其妙地写了一篇《出妇赋》,中有“痛一旦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恨无愆而见弃,悼君施之不终”之句,句句暗扣。
黄初二年(221),曹叡被封为齐公
黄初二年六月,甄妃在凄惨中去世于邺城。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甄宓在临终前,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曹叡因为母亲获罪,废为平原侯。
07
同一年,曹植的监国谒者灌均给曹丕上了一份奏折,密告“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植抗议,于是曹植被贬为安乡侯。
黄初二年七月被封鄄城候
猎鹿。曹丕已经猜到,甄宓在临终前,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而树立之意定。
黄初三年封皇长子曹叡为平原王
后来曹丕下诏将其过继给郭皇后为子,进一步确定了他嫡长子的地位。然而曹叡因其母被赐死而非善终,内心愤愤不平,后来才开始恭敬地侍奉嫡母,每日早晚都往皇后宫中定省问安,郭皇后也因自己无子,对曹叡慈爱有加。一代佳人一死,过继,郭女王善弹琵琶,曹叡折服
黄初三年四月被封鄄城王。
黄初三年。曹植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写出了《感鄄赋》。曹植虚构了自己的一段旅程,把那一次“绝缨”的经历,诗化成了他与洛水女神的邂逅。
08
黄初三年,曹丕很快就从监国谒者那里拿到了抄稿,领会到了赋中的暗示,曹植已经猜到了建安二十二年“绝缨”事件与那次叛乱的真相。对于曹植,他也大加安抚,原地升为鄄城王,以免他多嘴。
黄初三年九月初九,郭进皇后!
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黄初四年,曹丕为曹叡聘河内世家大族虞氏为平原王妃,[18] 又选河内毛氏入东宫,曹叡十分宠爱,出入都与其同乘舆辇。
黄初七年五月十七日,曹丕去世,去世前夕才把曹睿立为太子。
太和元年,227年,平原王曹叡继位,尊奉郭女王为皇太后,宫室称永安宫。
09
曹睿欲逼杀郭女王。一来为自己母亲报仇,二来则是为了灭口。郭女王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细节都交代给了曹睿,孰不知这更坚定了曹睿杀他的决心。后放弃!
太和元年二月,十五日,诏令在邺城修建文昭皇后寝庙。魏明帝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住宅。
太和二年,曹植给曹睿上了一道疏。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
曹睿很快就下诏,把曹植从雍丘徙封到了东阿。破格优待。
下诏改《感甄赋》为《洛神赋》。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四年(230年),曹叡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不久进爵乡侯,食邑五百户,升迁为中垒将军。封其子郭详为骑都尉。同年,追谥太后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升迁郭表为昭德将军,加金章紫绶,赐位特进,郭表次子郭训也为骑都尉。后来太后的姐姐去世,曹叡想予以厚葬,为其修建祠堂祭祀,太后制止说:“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王侯公卿的陵墓无不被盗掘,皆因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先帝首阳陵的薄葬为法。”
10
太和六年(232年),曹睿一纸诏书曹植改封陈王,十一月二十七日,陈思王曹植去世。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9]
曹植死后,那些秘密随着他被埋入土里。一直到了这时候,曹睿仍旧不放心,特意下诏“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
青龙三年(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逝于许昌宫,终年五十一岁。以终制营造皇后陵墓,葬在首阳陵西。[24-25] 曹叡进封郭表为观津侯,食邑千户。升迁郭详为驸马都尉。[26]
青龙四年(236年),曹叡改封郭后父亲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郭后兄弟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皆派使者手捧策书,以太牢进行祭祀。后来郭表薨,长子郭详嗣爵,又分郭表之爵,封其第三子郭述为列侯。郭详薨,其子郭钊嗣爵。[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