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家园书法爱好者小院听雨
经典(4-5)行书,行云之丽秀

经典(4-5)行书,行云之丽秀

作者: 凤尾竹_26ed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7:54 被阅读43次

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不能只重技法,还要了解书法发展历史。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行书书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经典名帖有:《兰亭序》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

《兰亭序》

《兰亭序》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平和之中见奇纵。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

《祭侄稿》

《祭侄稿》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不仅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寒食帖》

《寒食帖》此卷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伯远帖

《伯远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

米芾《苕溪诗卷》

米芾《苕溪诗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

此外,行书家还有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李待问、王铎,清代的刘墉、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学习书法,处处留心皆学问

相关文章

  • 经典(4-5)行书,行云之丽秀

    在中小学书法教育中,不能只重技法,还要了解书法发展历史。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

  • 风神潇洒赵吴兴,公子俊逸倾众生

    赵体丽秀妍美,是富贵公子,锦衣日行,个人认为其行书胜于楷书,临习它,能让行书的结构,整体态势,臻于高明境界。

  • 青海長雲

    读经典,写经典。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 王昌龄 裴洪顺书 行书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

  • 长颈鹿沟通让我们体会对方的感受

    原创:一朵云 指导:杨荷 李丽 校核:丽辉 秀秀 编辑:丽辉 秀秀 儿子又得了肠胃炎,近三个月没...

  • 探梅

    写写经典,读读经典。 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宋代 吴文英 行书 阁雪云低,卷沙...

  • 短歌行

    读经典,写经典。 短 歌 行 两汉 曹操 裴洪顺书 行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佳期如梦

    读经典,写经典。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 秦观 裴洪顺书 行书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

  • 闲敲棋子

    读经典,写经典。 约客 宋 赵师秀 裴洪顺书 行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万千潇洒

    读经典,写经典。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辛弃疾 裴洪顺书 行书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

  • 轻纱碧暖琼(书法)

    读经典,写经典。 行书宋代苏轼的 《菩萨蛮·夏景回文》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4-5)行书,行云之丽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vf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