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碗豆汁,两碗杂碎,两个烧饼夹肉,一份酥肉,一个爆肚,俩焦圈......",好像你还点了牛舌饼,我记不太清了。京城的名小吃,我们是寻了两三个地,才选了这家,距离王府井不远,在南口袋胡同边上。原本是想去著名的小吃街逛逛的,没成想到了地,那儿大门紧闭贴了告示说内部在修缮。
这是我第一次吃地道北京小吃,可能我们来的比较晚,进店里吃东西的人言谈间并没有北京人特有的口音。豆汁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以下咽,爆肚很趁口,只是杂碎汤我没喝完。
一大早,从柏树胡同出来,走到底就到王府井大街了,那区片儿也在修路,街道一段一段的被隔开,一人多高的蓝色铁皮围挡拦着,把路的对面遮得是严严实实。临近胡同口有一座天主教堂,在教堂小广场的西南侧,有两颗参天大树,双臂环抱之粗,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是我老家院子里种的那种,从小就在我眼前晃悠来晃悠去,难怪我大老远就瞅着眼熟。腊月的北京,枣树上的叶子早就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和分枝,蓬松松的树冠盖住了边上的五层高楼,在风中不停摇啊摇的,时不时发出剌剌的响声。
好在是晴天,阳光刺眼,天空也湛蓝,稍稍抵御了些西风的峭寒。只不过在街上的背阳处,还是分外的冷,即便把随身带的衣服全都穿上,也挡不住飕飕冷气,不停往毛衣缝隙里钻。没想到路东的商场都是联通在一起的,急忙跑进去取暖,在一家运动品牌店里,买了一顶针织帽,两边拉下来可以罩住耳朵,我选了顶黑色的,你选了顶红色的。
到了京城,对于吃货来讲,有一个必须要打卡的去处,北京烤鸭。之所以我们选前门全聚德总店,因为我对那儿很有感触。上一次来这儿吃烤鸭是五年前和尹先生,也是坐在大厅,点了瓶酒,同是一鸭三吃。回来后时隔超了两周,我才发现银行卡遗失了。翻找了好久仍毫无头绪,我正准备去银行挂失时接到了全聚德人的电话,向我确认信息后又要了收件地址,想必他们找我也花了不少功夫。
我们还点了很多的甜品,待吃饱喝足了,又在大厅晃荡了很久。在店里楼上楼下从里到外的走廊上,挂满了世界各地的名人来吃烤鸭的合影。趁着酒兴,我也在一楼楼梯拐角制作烤鸭的铜像傍边,摆了几张Post留个影。你给我拍的照片里,我头上戴着一顶黑毡帽,肩上挑着一副扁担在兜售,双手伸展,想努力把持着两端平衡,活脱脱像一介伙夫,只不过,两眼却炯炯有神放光发亮,满脸洋溢着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