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大部分都是很好很好的,唯独一小撮,嫉妒心发作起来,不找个机会报复一下,一辈子都能耿耿于怀。
西汉时汉元帝刘奭的女人傅昭仪,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她的原则就是:我不行,你也不许行,否则,就恨你一辈子。
那么,到底是谁,因为什么事招惹了她,最后结局如何呢。这就要从傅昭仪的身家背景讲起了。
一:傅昭仪原本是个很好的女人
西汉有个汉昭帝,汉昭帝有个上官皇后,汉昭帝崩掉的早,致使汉宣帝继位以后,上官皇后就成了上官太后。
上官太后不是汉宣帝亲妈,虽然不怎么受待见,但该有的待遇必须得有的,因为这关系到天家体面。
于是呢,傅昭仪就因此进宫,当然 ,这时候她还不是昭仪,只是上官太后身边的良人,之后为了叙述方便,一律统称为傅昭仪。
那么,什么是良人?
位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一个县级干部而已,县级干部虽然在地方上很牛气,但放到皇宫,不过一个高级使唤丫鬟。
当丫鬟就没出头之日吗?
不得不说 ,傅昭仪这时候还是个很好的女人,《汉书》上就说她: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地,皆祝延之。
做人有心计,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许多宫女都为她祝酒祭地,祈祷老天爷,保佑她长寿。
时间一久,就成了宫廷里的明星,汉元帝刘奭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上了她,并于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继位不久,被加封为昭仪。
什么是昭仪?
仅次于皇后,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西汉,要当皇后,父亲必须至少是个侯,傅昭仪呢,不知道她父亲是谁,只知道她的养父,人称郑翁。
姓郑的老头,很显然,是没有爵位的,一个平头老百姓的女儿,能做到昭仪的高位。
按道理她应该很满意了,事实上,她的确很满意,直到另一个女人的出现。
二:愤怒的火花
这个女人叫冯媛,出身要比傅昭仪尊贵的多,右将军、光禄勋冯奉世的女儿;左冯翊冯野王的妹妹。
初元二年,即前47年,傅昭仪加封为昭仪的两年之后进宫,一进宫就当上了长使。
什么是长史?
位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相当于副县级,比良人还差了一级,跟昭仪比,更是天差地远,按说这样的女人,是放不到傅昭仪眼里的,奈何冯媛运气很好,进宫一个月,就跟汉元帝发生了点愉快的爱情,遂被加封为美人。
什么是美人?
位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已到了郡太守,也就是地市级高官的行列,一个月就能从长使到美人,从副县级到地市级。
这般晋升速度,已经能叫人气破肚皮,然而,五年后的永光二年,即前42年,居然还生下一个儿子刘兴,之后就立刻被加封为婕妤。
什么是婕妤?
位视上卿,比列侯。
仅比昭仪低了一级,但同属三夫人之一,皇帝后宫大体分为五等,分别是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谓三夫人,即昭仪、婕妤、濩娥,基本上都是后世的贵妃。
一个平平无奇的后辈,居然很快就要和自己平起平坐,凭什么?
傅昭仪的眼睛里已经有了点愤怒的火花,直到另一件事的发生。
三:虎圈黑熊事件
这件事有个名堂,唤作虎圈黑熊事件。
西汉皇帝有个上林苑,上林苑里有个虎圈,里面养了一些飞禽走兽。
建昭元年,即前38年,汉元帝吃饱了没事,带诸嫔妃到虎圈观猛兽戏,说白了,看马戏。
一众男女正开心之际,一只黑熊,不知怎么回事,忽然跳出虎圈,攀上栏杆,径向汉元帝扑来。
当时,诸嫔妃都吓坏了,那是纷纷躲避,唯独冯媛,勇敢的挡在汉元帝前面。
当然,出了这么大事,皇帝身边的卫士自然不会不管不问, 那是一股脑儿冲上来,很快将黑熊击杀。
事态平息之后,汉元帝就奇怪了,危急关头,你一个女流之辈,挡在我前面干嘛?
冯媛回答:猛兽凶性发作,只要抓着一个人,就会停止攻击,我恐怕它直扑陛下,所以以身阻挡它。
打算以身饲熊,替汉元帝争取点逃跑的时间,汉元帝一听这话,那是大为感动,认为冯媛这是真爱,真爱怎么办?
回去后就加封冯媛为昭仪,并册封冯媛之子刘兴为兴都王。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傅昭仪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就有点妒火攻心了,为嘛?
黑熊扑来,我们都躲,为什么只有你迎上去,是显示我们的无能吗?
哼,我不行,你也不许行,否则,我一定是要报复的,然而,该怎么报复呢?
四:先当上皇帝再说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很快崩掉。汉成帝刘骜继位。
傅昭仪也有个儿子,定陶王刘康。
新皇帝登基以后,依照制度,傅昭仪、冯昭仪就得跟着儿子定陶王刘康、兴都王刘兴前往封国,先后当上了定陶王太后和兴都王太后,从此,天南地北,风马牛不相及,傅昭仪忘了她与冯媛之间的恩怨了吗?
当然不会。
俩人到封国以后,冯媛老实一点,傅昭仪呢,时刻关注着朝廷变化,儿子死掉,孙子刘欣接茬当上定陶王以后,还不放弃。
她能找到什么机会?
汉成帝是个风流皇上,上位以后,没干别的事,只日日夜夜的宠爱赵氏姐妹,赵氏姐妹生不了孩子。
这就意味着,汉成帝无后,没人接掌他的江山,没人接掌他的江山该怎么办?
依照制度,就得从诸侯王当中挑选。
傅昭仪闻讯,简直就是瞌睡碰到了枕头,连忙重金贿赂赵氏姐妹,让这俩姐妹给汉成帝吹枕头风,册封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
汉成帝已经给赵氏姐妹迷得颠三倒四,如今俩姐妹一起给他说,那那还啰嗦什么?
刘家的江山,给谁不是给呢。
于是,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崩掉以后,刘欣顺利继位,是为汉哀帝。
傅昭仪因此由定陶王太后晋升为帝太太后,由王而帝,这无疑是质的飞跃,汉哀帝又十分孝顺,于是,傅昭仪报复的机会终于到了,但,怎么报复呢?
她需要一个机会。
五:有“狂病”的御医
就在傅昭仪努力为儿孙经营的时候,冯媛冯昭仪,过得有点不容易。
儿子刘康兴都王当了没多久,就被改封为中山王,中山王当了没多久就因病去世。
留下个孙子刘衎,刘衎什么都好,只有一件事比较难缠: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现在都让家长紧张,更何况两千多年前的西汉。
也就在绥和二年,汉哀帝继位没多久,刘衎便小儿惊风发作,中山国无人可医,万般无奈,冯媛只能向朝廷求助。
朝廷很给面子,派来当时名医,时任中郎谒者的张由,带一批专家,赶往中山国医治。
这时候,傅昭仪还是插不上手的,然而,这个张由得是个多么“可爱”的御医那。
史书上说,张由有“狂病”,脑子有点问题,刚开始刘衎治病时,表现还不错,然而时间一久,大约很费脑筋的缘故,就憋得狂病发作,这一发作不要紧。
直接把刘衎晾在一边,一甩袖子,回长安了。
刘衎虽然年纪小,但好歹是个王爷,如今你一个小小谒者,居然敢给王爷撂挑子,什么意思?
事情闹得太大,回京以后,朝廷就派出尚书,这时候的尚书还不是后世六部之尚书,而是,内廷职能部门的具体办事人员。
也就是说,皇帝亲自派人询问,问什么?
为什么敢给王爷撂挑子。
六:傅昭仪找到了机会
张由该怎么回答?
实话实说,那不是砸饭碗兼找死吗!于是,眼珠一转,鬼话出来了:
中山太后冯媛咒诅今上与帝太太后。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中山太后冯媛,诅咒当今皇帝和太后。
尚书一听,事情太大,他也不能做主,于是矛盾上交,赶紧给皇帝交差去了。
冯媛诅咒皇帝和太后,这基本与谋反等同,张由红口白牙,什么话都敢说。
汉哀帝或者半信半疑,但傅昭仪一听,那可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正打算报复冯媛呢,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来了怎么办?
督促汉哀帝,派御史丁玄等,调查冯媛的案子。
丁玄是个好官,前后一个多月,询问了一百多人,还不肯结案,说实话,子虚乌有的事儿,让他怎么结案。
但傅昭仪不干了?
容易不过的事儿,这么久还审不明白,可真是个废物,废物怎么办?
不要你审了,我另外派人。
这回没派别人,管着张由等人的亲信,中谒者令史立。
六:惊奇的转折
史立是个老油条,当然明白傅昭仪什么意思?
而且还很有手段,他先从外围下手,严刑拷打,罗织罪行,很快将一件子虚乌有的事儿定成铁案。
定成铁案之后,就要找冯媛对质。
冯媛当然不肯承认,于是史立低声讽刺他说:
当年扑向皇帝的黑熊都不害怕,如今连认罪的勇气都没有吗。
冯媛一听,明白了,明白什么了?当年挡住黑熊的事,属宫廷旧闻,知道的人没几个,如今又有人旧话重提,什么意思,宫里有人害她,而宫里能害她的,还能有谁?
明白过来,冯媛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但为了给孙子刘衎免祸,只能服毒自尽,这个勇敢的女人,就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傅昭仪就这样,因一件小事恨了冯媛一辈子,最终将之置于死地。
前前后后三十来年,基本上是一生的时光。
冯媛死后,史立、张由因功加封为关内侯,朝中大臣不干,纷纷上书,认为冯媛一案有冤情,要求朝廷彻查。
傅昭仪知道后什么反应?
她很蛮横的说:中山太后有冤,难道要我去地下给她赔罪。
汉哀帝没有办法,只能不了了之。
元受元年,前1年,傅昭仪薨,谥“恭皇太后”。
“恭”者:尊贤贵义曰恭;敬事供上曰恭;尊贤敬让曰恭;既过能改曰恭等,上谥当中的上谥。
一个我不行,你也不许行,否则就恨你一辈子的女人,居然能谥之以“恭”,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那么,冯媛呢,她就没平冤昭雪的时候了吗?
令人惊奇的是,冯媛的孙子居然也能当皇帝。
元受二年,即前1年6月,汉哀帝崩掉,他崩掉以后,王莽为了能更好的掌握朝局,迎立其时年仅九岁的刘衎当了皇帝,是为汉平帝。
汉平帝虽然没权,但好歹是个皇帝,该给的面子必须得给,于是冯媛平反,史立、张由畏罪自杀。
至于此案的幕后凶手傅昭仪,就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两个女人就这样纠缠了一辈子,至于其中的是非,就只能由后人评说了。
参考资料:《汉书•外戚传下》等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