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饭后,我们参观了陶庄。陶庄古名柳溪,为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的祖居地,素有"溪中十八镇,柳溪第一镇"之美誉。只是我们看到了据说是“袁黄故居”的断墙残垣,一切俱静,很难找到“了凡四训”之影子。真的,几百年柳溪才出了一个了凡,依愚见修复他的故居是值得的!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小文《分湖与陶庄》。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这一本书是晴谷喜欢的书,他不仅推荐给我看,还买了40本此书推荐给他的朋友圈。这一本书还有一个名字叫《“了凡四训”讲记》。晴谷说,印光大师生前也是极力推崇此书的,现在净空法师也在讲述此书。
我问他什么是了凡四训?晴谷说,了凡是一个明朝的人,四训指的是四个教训,一是“立命之学”,二是“改过之法”,三是“积善之方”,四是“谦德之效”。想当年,了凡是用这本书教训他儿子,如今吾儿晴谷是用这本书来给我“洗脑筋”,你说是不是很有趣?由此,这一本书也被列入我喜爱的一百本书里了。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小文《晴谷喜欢的一本书》。
生命是一种缘。本月14日,我跟着嘉善文人子仪、禾塘他们参观了陶庄。陶庄,是了凡的故里。走近陶庄,让我对了凡更有一种亲近感、一种回归和思索。

但意想不到的是了凡这样一个大人物,他的祖居却是破旧不堪,我看着那些残留的断墙残垣,真的有点怀疑人生。从残留的旧房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时“袁黄故居”占地很多,屋子应该不少。
穿过杂乱的堂间,我来到了屋后,发现西边竟然还留存一段很长的墙壁(现作围墙)。那老墙,无言,无语的静默着。

从这个墙壁就可以看出当年这个“袁黄故居”至少屋子是很多的,当年真是繁华。不想如今那房子拆的拆了,剩余的成了鸡舍,几只大鸡小鸡在啄食。
现如今……一些地方都在恢复老街什么的,而陶庄有了凡这么影响的人物,这就是陶庄的一个宝藏啊!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是陶庄人,我们为“袁黄故居”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想,“袁黄故居”残存的老墙应该原封不动地保留,并且拆除周边一些现代建筑物,可以恢复一些老屋。我看屋后有一片菜地,这么一大片菜地应该可以做一些文章的呀。
同行书友说,关键是要钱。是的,钱是一个大问题。
了凡曰:“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佛教语,意为给人无微不至的帮助),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了凡四训”不可少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