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摘录及个人理解
1.“儿童是多么的清新,多么的精力充沛,多么的好奇不厌,我真不愿人家塞一个剥好的胡桃给他。相反,教育的恰恰在于要儿童️一些辛苦,把自己提高到认得境界。”
2.“你强迫过他,儿童会感激你;你奉承过他,儿童会蔑视你。”(成年人对儿童的教育引导,要真正意义的促进儿童发现,这样才能赢得儿童的认可。)
3.“儿童没有必要读懂他所读所背的一切!”(儿童时期,就应该接近真正的思想,这些思想来自于那个时代在某一领域有引领作用、杰出贡献的泰斗级的人物,比如读雨果的小说,看达芬奇的图画,听贝多芬的乐章等。可能在我们看来,这对儿童是过分的,但这是作者所但愿如此的。回到我们当下的教学,尤其在小学教学中,有经典诵读活动,在很多专家名师的讲座中也在强调经典的重要性。于是,在我们这边小学里,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在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孩子不理解其义,但就在反复朗读中培养了语感,甚至道德品质等。我举的这一点,不知是否跟这里表达的相符合?另外,这种不理解的提前学习,是否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4.“怎样学语言!向大作家学,别无他途。向最严密、最丰富、最深刻的语句中去学,而不学那会话课本的平庸诉句。”(这里我想到了写作范文,市面上的那些作文书,根本没办法给孩子写作以参考!)
5.“我没有见过儿童不钦佩、不崇敬而能有所提高;他是儿童,他必经此途。”(儿童时代,要有钦佩、崇敬的人事物,正因为钦佩、崇敬,他才会外在模仿、内在学习内化。所以儿童时期,要让孩子多接触崇高的人事物,这些崇高的,可以是书籍,可以是画展,可以博物馆、科技馆等。)
6.“谁都知道,当父母插手教育子女的时候,那往往是够糟的。”(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和机会)
7.“一个人很容易原谅别人的过失,但是自己的过失,即使时隔十年,还会提上心来。”
8.“一个好老师就是够冷漠的,他要有意冷漠,他应该练得冷漠。”
9.“各种社会关系都有这固有的色泽:是父亲就应该像父亲那样行事,是老师只应像老师那样行事。……人人尽其本分吧,那么,和谐自会从差异之中产生。”
10.“一旦儿童发现怠惰或者轻狂确能苦恼教师,他就滥用。同样,我还知道,好心但一露头,秩序顷刻大乱。总之,学校不是什么大家庭。”
11.“教师的力量,就在他斥责一过,再不挂心,这点,儿童很清楚。因此,惩罚就不会落到惩罚者身上。而父母则为责罚儿子而责罚了自己。”
12.“为孩子做的韵语,常有人说什么儿童不太懂得。毫无疑问,他开头是不懂。但是,诗的力量就在于每一朗读,在给我们教育之前,先以它的音韵节奏按人类的普遍范例陶冶我们。这对儿童,尤其是儿童,就是好。倘若不由他听着这人类的鸣声据以校正一番他那动物的本性,那他何以学言?那就要兢兢业业地背那人类的鸣声吧!这样,他就会在背诵之始就校正他的欲情,就会让他自己处于理解一切欲情的情景之中,讯即升华至于感情,从那个观察点,可以发现一切人间景色。”(这是学诗的根本目的,通过朗读、熏陶、感染等,人的情感得到升华。超越他生来就具有的动物本能,获得人类的那种爱、文明、文化。)
13.“把一切诗给一切人吧,尽力之所及;把一切语言给一切人吧,尽力之所及。人,倘不按此摹本经一番训练,就不成其为人。”
14.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假如科学发达到记忆能够移植,那么人生的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类多少年来一直在寻找“无苦恼”的教育,但总改变不了“学习是一种劳动,而劳动是需要花力气的”这一规律。
15.要少一些科学,但要一门好的科学,而且要自始至终贯穿着最严密证明的科学。
16.一个儿童,只为他理解有困难,就断定他懂不了几何,那是开玩笑。相反,理解有困难,正是必须耐心地领他进门的信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