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梦想成真。梦想之所以是梦想,是因为它很难实现,需要付出很长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还不一定就能成功。
梦想有短时间的,和长时间的,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付出努力并且得坚持下去才行。其实有不少人都是晚上睡觉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还是该干嘛干嘛,和平时没有区别。而成功的人或者有点成就的人是一直在为目标努力的。在学生时代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天才型的,有努力型的。无论是哪个都需要努力坚持,为了最后中高考考出好成绩,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公平渠道。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不少学生时代还是贪玩,有2种情况,我觉得是2个极端,一个是学霸一个是差生。学霸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聪明学习上很轻松。该学学该玩玩,互不影响。相反那些差生,本来就赶不上那些学霸,都一样贪玩,学习就越来越不会,老师讲课不学习,到最后就跟不上了。最后就是说自己不适合学习,不是学习的料。其实,我觉得不是它们不适合学习,只是从小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没有人约束他们学习,当他们养成学习阅读的习惯,就不会觉得学习枯燥。不过在智商上,我觉得是有差距的,因为同样的题,老师讲法相同,有的同学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但是有不少人学不明白,不排除学霸有提前预习的习惯,但是更多主要的是智商够用,一想就明白,比普通人的起始点高,跟基因有很大原因,普通人需要付出成百上千的努力才能达到他们起始点的高度,而他们如果付出努力,会达到更高的高度。但是如果他们天才不努力的话,也是会被普通人超过的。这让我想到韦神这个大神,本身就是个数学天才,后期还成倍的努力,达到了普通人需要仰望的高度。他的课一般人听不懂,看不懂,因为他已经比别人在数学的道路上走的更多。举个例子,这个学校的博士生有个团队,研究个课题,很多人研究了1个多月,还没研究明白。后来找到韦神,韦神看了一眼题,秒答,一看就会,不用太想,就知道怎么解。这就是差距。
作为普通人,天生跟学霸有差距,就更需要付出努力去学习了。鲁迅的那句话,就可以用来形容。鲁迅先生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 。这句话不仅是对普通人说的,对学霸也是。有的记者采访过那些中考高考考的高分的人,普通人都觉得他们是天才,可是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是努力型的。这让普通人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我觉得就是我之前说的每个人的起始线不一样,智商不一样,不管是什么阶层的,学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瓶颈,只是这个瓶颈有的高有的低。在瓶颈之上需要付出努力,这个高度就是个人的造化了。但是不能不努力,因为再聪明的人,不努力学习的话,也会被追上的。
大学毕业找工作了,和在学校又不一样了,社会大学,比在学校的历练更多,而学习其实是不会停止的,是需要自己学习的。有不少人学生时代过去后,就不学习了,脱离管制了,没有老师管制,就不学了,其实不然,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更残酷。而实现梦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途径。本职工作不一定是自己的梦想,如果是就是很幸福的事。不是的话,在此基础上实现梦想就是一条路径,但是不容易,需要长期努力,不管天赋怎么样吧,都得需要行动起来,并且坚持下去,效果就像那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到社会完全取决于自己选择和努力。人生没有彩排,都是自导自演的一部人生剧。人的出身决定不了,但是自己的人生却可以努力去改变,只是有的希望渺茫,有的会改变生活状态,但是不能不努力,所以为梦想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