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时候为“临界知识”多分配一点时间了

是时候为“临界知识”多分配一点时间了

作者: 潜龙Leo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20:57 被阅读0次

今日阅读 成甲老师  好好学习    51--83

        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第一个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回答:人的认同感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第一个回答是简单回答,第二个回答就是深度回答。深度回答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所以,深度的认知能力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了临界知识我们就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的努力有一个重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这也是九零后李叫兽写的帖子不仅传播广而且有深度,刚毕业就能指导“老司机”们,讨论类似的主题的帖子热度甚至超过七零后具备一步步实战经验的小马宋老师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那么我们遇到每一个新问题都需要学习。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就像自嗨型文案只是换了一个说法的基本道理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在老鼠赛道中,我们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要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那也是低效的。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李叫兽的专注、不断提升认知深度才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就,反而让他有了斜杠身份:培训师/咨询师/企业家/网红。但是往往,我们看不到表象背后的本质,本末倒置了,才会认为斜杠是因而不是结果,其实事实正好相反。

        但是要成为精英也离不开多元学习,但不是盲目单一的多元。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例如:一个市场营销的问题,背后往往涉及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时候为“临界知识”多分配一点时间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cf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