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在潜移默化的接触各种历史,从电视、书本、课堂等等各种媒介。
经历过的事和过往也都是历史。对于历史,闲暇时看的是有趣,看得是新奇。习惯了不带个人评价,也习惯了书本说什么就是什么。时间久了,真的对事情就没了看法。
直到看到这句话:对历史必须有强烈的个人意见,否则等于是对历史的背叛。

突然触动到,在惊讶自己的混吃等死,也在想为什么会没有意见,缺乏主见。
1.原因,应该和过往经历和教育有关。
(1)习惯了按部就班,习惯了人云亦云,习惯了默默无声,时间久了,也就真的没有看法了。在《肖申克救赎》里,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把无数人关押在内,习惯于体制化生活,经历的时间久了,已经不适应外面的自由了。
环境会让人变得麻木,以适应体制化环境。
(2)教育让我们习惯了有标准答案。
在学校了,有考试,就有了答案,为了大规模的普及教育,降低成本,标准答案是不得不的选择。在应试体系下学会了适应,学会了背标准答案,越会背的同时,越来越失去思考和表达,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看法。
2.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发生的过往,是过往事件及与事件相连的关系。单纯的拿出事件不能说明历史,更容易忽略特定的关联。
通过过往事件来印证现实,预测未来,少有人能成功,很可能忽略的是特定时代与事件相连的关系。当然,历史还有偶然,使出现的真实变得不真实起来,这是及其有意思的事。
古代中国对于朝代更迭常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的必然。唐朝出现了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上九五至尊宝座,这又是历史的偶然了。
3.对历史要有个人看法
看法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只是要有个人思考。接受多元化的价值观,接受不同的思维角度。历史没有标准答案,越是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对历史的把握和层次越丰富。
看人也是如此,没有简单的人,只是因为我们看到的角度,越丰富越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