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①女子的病比男子更难治
②治病用药需因地而异
③说明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应用:
年轻人虽然身体盛壮,但如果伤了精,哪怕是小病也不能轻易用攻剂;老年人虽然身体差,但需要服攻剂时也要用,但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服用攻剂后病愈,不可立即服补剂,可能导致复发,如果必须用,以平药为宜。
久病之人,虚实夹杂,正气尚存,可先服攻剂去实,而后用补剂。
身体很虚的人喝补药不过三剂就要停一停,虚不受补;但风湿病的人,需要喝攻剂十几剂甚至数百剂才能痊愈。所以,不是攻就要少,补就要多,只有攻补得宜才能有益。
【原文】
……
男子者,众阳所归,常居于燥,阳气游动,强力施泄,便成劳损损伤之病,亦以众矣,若比之女人,则十倍易治。
凡女子十四以上则有月事,月事来日,得风冷湿热四时之病相协者,皆自说之,不尔,与治误相触动,更增困也,处方者亦应问之。
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
世有少盛之人,不避风湿,触犯禁忌,暴竭精液,虽得微疾,皆不可轻以利药下之,一利大重,竭其精液,因滞著床,动经年月也。凡长宿病,宜服利汤,不须尽剂,候利之足则止。病源未除者,于后更合耳。稍有气力,堪尽剂则不论也。病源须服利汤驱除者,服利汤后,宜将丸散时时助之。
凡病服利汤得瘥(痊愈)者,此后慎不中(不适合)服补汤也,若得补汤,病势还复成也,更重泻之,则其人重受弊也。
若初瘥,气力未甚平复者,但消息之;须服药者,当以平药和之。
夫常患之人,不妨行走,气力未衰,欲将补益,冷热随宜丸散者,可先服利汤,泻除胸腹中拥积痰实,然后可服补药也。
夫极虚劳应服补汤者,不过三剂即止。若治风病应服治风汤者,皆非三五剂可知也。自有滞风洞虚,即服十数剂,乃至百余日可瘥也。故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法律礼乐,莫不由人。
人始生,先成其精,精成而脑髓生,头圆法天,足方象地,眼目应日月,五脏法五星,六腑法六律,以心为中极。
大肠长一丈二尺,以应十二时;小肠长二丈四尺,以应二十四气;身有三百六十五络,以应一岁;人有九窍,以应九州。
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天有刑德,人有爱憎;天有阴阳,人有男女;月有大小,人有长短。所以服食五谷,不能将节,冷热咸苦,更相抵触,共为攻击,变成疾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