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K153(补)《读书笔记2——乡土中国》

K153(补)《读书笔记2——乡土中国》

作者: 不如与桑 | 来源:发表于2019-12-26 13:56 被阅读0次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分别是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来论述乡村不需要文字。从空间上来说,中国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乡村里每个人与每个人日常接触、互动很多,人与人之间足够的了解,人民们凭借着一些蛛丝马迹就可以判断,因此不需要文字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文字虽有着一些极好的优势,比如能够使人们进行间接的接触,从而传递信息。但是在乡村里,每个人都是face to face,这种间接接触反而没必要。使用文字反而会有词不达意,文不传情的可能。所以,乡村空间上的狭小使得人们接触密切,形成这种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关系,人们的直接接触足够多,不需要文字这种间接接触的传媒。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乡村一直延续着经验的“代际传承”的习惯。开篇的时候费孝通就提到,中国农村大都是靠土生活,而土石不能搬运的,人们就依附在土上,世世代代不变动。不变动是一种常态,变动反而是一种变态,这使得乡村具有了一定的稳固性。文字是一种所组成的“词语”,是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普遍应用的概念。人们会生老病死,刀也隔离不了如流水般的时间,“词语”“概念”“句子”“文化”能够使得人们的经验进行传递,不仅是个人的、家族的,甚至是整个民族的。而乡土社会足够的稳定使得人们的生活如模板复刻一般,子辈走着父辈们曾走过的路,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请教父辈,问题也变迎刃而解。也就是说,人们的代际之间足够生活经验的传递,不需要用文字进行记载。因此,从空间上和时间上说,乡村的人并不是智力上的“不能识字”,反而是他们根本不需要文字。

2019.12.2(补2019.11.24)

相关文章

  • K153(补)《读书笔记2——乡土中国》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分别是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来论述乡村不需要文字。从空间上...

  • 2020 3 月读书笔记之一: 乡土中国

    2020 3 月读书笔记之一: 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在不同的场合很多次听到过这本书,本书是由...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读完这本书,唯一的感悟是这本书好像并不是完全介绍乡村的,不知道是时代和观念已经改变的原因还是其他,我认为这...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文字下乡》: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字 乡土社会倒底需不需要文字? 在《文字下乡》一文里,费孝通先生主要阐释了文字的产生...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曹雪芹的一句话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通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后,不仅丰...

  • 《乡土中国》(2)

    看了《乡土中国》后,我归纳出乡土社会有这样特点:与现在急速变化流动频繁的大工业文明社会相比,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圈子...

  • 【2】《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 [费孝通] 这本书是以14篇小文的形式合在一起的,但前后篇的内容有逻辑连接。全书由一根线把十多颗...

  • 《乡土中国》2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自己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的家庭 想起了那些曾经一直围绕在耳边的“ 正确的 ” 话 比如:你要考个公务...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K153(补)《读书笔记2——乡土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tf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