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4-内联函数(inline function)

04-内联函数(inline function)

作者: ducktobey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23:45 被阅读0次

内联函数(inline function)

使用inline修饰函数的声明或者实现,可以使其变成内联函数。一般建议声明和实现都增加inline修饰。

假设我们现在有如下的两个函数,使用inline来进行修饰,并且在main函数中进行调用

inline void func() {
    cout << "func()" << endl;
}

inline int sum(int v1, int v2) {
    return v1 + v2;
}

int main() {
    func();

    int c = sum(10, 20);
    cout << c << endl;
    getchar();
    return 0;
}

我们将程序运行起来以后,发现最终运行的结果与没有使用inline修饰的函数效果一样,感觉不到任何区别。那么使用inline修饰的函数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使用inline修饰的函数有以下特点:

  • 编译器会将函数调用直接展开为函数体代码;即最终编译器在编译代码时,会将上面代码转换为下列的形式

    int main() {
      cout << "func()" << endl;
    
      int c = 10 + 20;
      cout << c << endl;
      getchar();
      return 0;
    }
    

    通过这样转换,就成为内联函数。那么这种转换有什么用呢?

  • 可以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因为在代码编译时,直接将函数调用展开为函数体代码,就不存在函数调用,因此不存在函数调用的开辟栈空间和回收栈空间操作。

  • 代码体积会增大。例如有以下代码

    inline void func() {
      cout << "func1()" << endl;
      cout << "func2()" << endl;
      cout << "func3()" << endl;
    }
    int main() {
      func();
      func();
      func();
      getchar();
      return 0;
    }
    

    在代码编译阶段,编译器会将代码转换为

    int main() {
      cout << "func1()" << endl;
      cout << "func2()" << endl;
      cout << "func3()" << endl;
      cout << "func1()" << endl;
      cout << "func2()" << endl;
      cout << "func3()" << endl;
      cout << "func1()" << endl;
      cout << "func2()" << endl;
      cout << "func3()" << endl;
      getchar();
      return 0;
    }
    

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去使用内联函数呢?一般满足下列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内联函数。

  1. 函数代码体积不大
  2. 频繁调用的函数

但是,在使用内联函数时,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尽量不要内联超过10行代码的函数
  2. 有些函数即使声明为inline,也不一定会被编译器内联,比如递归函数

因此关键字inline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建议编译器在代码编译的时候,将函数变为内联函数,但是最终是否会变为内联函数,则需要看编译器的优化规则。

既然inline可以让函数变为内联函数,但是从表面也看不出差别,那么我们就来证明一下内联确实存在。

窥探内联的本质

首先,我们看以下,如果是普通函数[如下],最终生成的汇编代码是怎样的。

int sum(int v1, int v2) {
    return v1 + v2;
}
void func() {
    cout << "func()" << endl;
}
int main() {
    
    func();
    int c = sum(10, 20);
    cout << c << endl;
    return 0;
}

代码运行起来以后,我们转代反汇编的结果为

从上图的汇编代码,我们看到有两条call指令,分别调用了函数func和函数sum。接下来,我们尝试将函数sum和函数func都变为内联函数。

inline int sum(int v1, int v2) {
    return v1 + v2;
}
inline void func() {
    cout << "func()" << endl;
}
int main() {
    
    func();
    int c = sum(10, 20);
    cout << c << endl;
    return 0;
}

代码运行起来以后,我们来看看最终生成的汇编代码

我们看到,加了inline修饰后的函数,仍然使用了call指令,存在函数调用,并不是我们我们前面说理解的,直接将函数体代码展开。原因是我们现在编译器处于debug模式,在debug模式下,编译器默认是不会内联的,因为内联是做优化,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些操作,将编译器修改为release模式,并去掉内联

int sum(int v1, int v2) {
    return v1 + v2;
}
void func() {
    cout << "func()" << endl;
}
int main() {
    
    func();
    int c = sum(10, 20);
    cout << c << endl;
    return 0;
}

重新运行代码,得到的汇编为

我们看到,此时没有看到call指令调用func函数与sum函数。并且我们注意到有一个push 1Eh的操作。在16进制里面1Eh等价于10进制的30.所有我们看到,此时是直接将30push到栈里面,连加法的操作都不存在了,这是因为在release模式下,编译器默认会做最大的优化,所以会省略很多细节。但是,我们还是没看到Inline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还需要多编译器进行配置,修改编译器的优化力度,进制编译器优化[下图]

修改配置以后,我们再次运行程序,最终得到的汇编代码为

现在,在没有inline时,release模式下,我们看到存在函数调用。

在当前编译器配置 模式下,我们将函数加上inline关键字后

inline int sum(int v1, int v2) {
    return v1 + v2;
}
inline void func() {
    cout << "func()" << endl;
}
int main() {
    
    func();
    int c = sum(10, 20);
    cout << c << endl;
    return 0;
}

运行程序,得到如下的汇编代码

我们看到,这次的结果与以前不一样了,首先不存在函数调用func与sum函数了,并且从sum可以看到mov指令将0Ah放入寄存器ecx中,然后又做了add操作,其中0Ah为10进制的10,14h为10进制的20,add操作完成后将结果又存入了ecx中,此时ecx中的值是30,接下来又做了一次mov操作,将ecx的值存入变量c。执行完指令以后c的值为30。最终将30打印输出。

并且如果我们将func函数中的函数体手动进行展开

inline int sum(int v1, int v2) {
    return v1 + v2;
}
int main() {
    
    cout << "func()" << endl;
    int c = sum(10, 20);
    cout << c << endl;
    return 0;
}

我们看看最终生成的汇编代码

发现通过func通过函数调用和直接将函数体展开,最终生成的汇编代码是相同的,因此就说明两种代码是等价的。

所以通过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到,通过inline修饰的函数,在程序编译阶段,确实会对代码进行优化。

但是如果我们对递归函数进行内联的话,最终编译器会优化吗?

inline void run() {
    run();
}
int main() {
    run();
    return 0;
}

将程序运行以后,得到的汇编代码为

从生成的汇编代码,看到依然存在函数调用,所以在存在递归的情况下,函数是不会被内联的。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最终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来证明inline确实是对代码进行了优化。

如果我们将sum和func函数去掉inline后,通过IDA读取可执行文件

我们看到,最终生成的函数有sum与func

我们在看看sum,func,main函数中的实现

可以看到,在没有通过inline来修饰函数时,代码是没有进行优化的。

当我们用inline修饰以后,得到的可执行文件,首先我们看到,从函数名称角度,就不一样了,现在只有一个main函数。

我们在看看main函数里面的实现

我们看到,最终是在main函数里面,不存在func于sum函数的call操作,直接调用的打印func()与做加法操作。不存在函数调用。因此,从可自行文件角度,也可以得出,使用inline修饰的函数,在程序编译阶段,确实会对代码进行优化。

内联函数与宏的区别

  1. 内联函数与宏都可以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
  2. 对比宏,内联函数多了语法检查和函数特性

但是由于宏是简单的文本替换,因此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存在一些区别,例如下列的两段代码

#define sum(x) (x + x)
int main() {
    int a = 10;
    int b = sum(++a);
    return 0;
}
 inline int sum(int x) {
     return x + x;
 }
int main() {
    int a = 10;
    int b = sum(++a);
    return 0;
}

你能知道最终两段代码最终的结果分别为多少吗?

demo下载地址

文章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内联函数(inline functio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tm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