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1-17时间的足迹14:读《教学勇气》7学习与共同体

2021-01-17时间的足迹14:读《教学勇气》7学习与共同体

作者: 无名之米8 | 来源:发表于2021-01-17 23:19 被阅读0次

时间的足迹14:读《教学勇气》7学习与共同体与不再分离

教师想要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需要有来自内心对成长的渴望和帮助教师成长的共同体。教师个体的内在动力是势单力薄的,个体的独自努力成长也是有限的。同事共同体能在教师间的交流对话中,促进个体成长,形成集体智慧。现实教学中,首先要破解的是教师教学的私密化,开放教室的大门,邀请同事听课,就高水平教学进行研讨。佐藤学也提出建议,开放教室,教师间相互听课。

帕尔默就鼓励同事间的教学对话,形成学习共同体,探讨了相关的三个要素:议论主题、基本规则和领导人物。议论主题要引导对话超越技术层面而设计教学的根本问题,如自我认同、恐惧、悖论、学习空间、关键时刻、自我意识的隐喻和意象等。对话是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则,不然很难形成有效对话。帕尔默介绍的“澄清委员会”的机制时,提到了它的基本规则:委员除了问诚实而开放的问题,禁止以任何形式与焦点人物交谈。同事共同体的形成,很难自动完成,需要领导人的组织和邀请。

通过前几章对教师不再过分离的生活,引导我们进行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心中的恐惧、教与学的悖论、伟大事物的魅力,建立求真共同体。在这真是的教学实际中推动的很是艰难,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正是在面对强大的阻力时,才能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变革。“变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彻底推翻,不是与原有体制的对立和一决高下。“体制代表着秩序与守成的原则,变革运动则代表着流动和变化的原则。”这样的一种认识转变,会降低我们对变革的认识阻力,避免陷入到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

帕尔默介绍了变革运动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孤独的个体内心决定过不再分离的生活;第二阶段,同样认知的个体组成同心同德共同体;第三阶段,共同体走向公众,引出公众议题;第四阶段,非传统奖励制度开始出现。这为我们推动某范围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运作路径。

昨天郝老师的授课,还有发掘伟大事物的魅力和求真共同体没有讲完,期待寻找自我理解与老师解读的差距,再次感受伟大事物的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1-17时间的足迹14:读《教学勇气》7学习与共同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ug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