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花絮部分知识点提前预告:
一、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后来遭遇了北宋被金国占领,家园尽毁,一路难逃。后又有丈夫病逝,文物丢失的各种不幸遭遇。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二、名篇“愁”的对比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内容:李易安之愁乃家国之痛 丈夫的死 南宋的衰。
李后主之愁是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写法:李易安运用夸张手法,化愁为重量,写出愁的浓重。
李后主用的是设问,比喻,化愁为长度,以水的连绵不断喻愁之多、长久。
李清照忧愁的原因:
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是解读李清照后期作品的关键)。
三、本课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代表作(要求背下):
前期:寓情于景的惜春伤感之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后期: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