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博弈论的诞生让我们不再相信任何人?
(1)现代经济学把所有人都假设成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这个假设下,一些公认的不良行为被重新定义成了“理性行为”,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2)天才数学家冯·诺依曼在1944年提出博弈论。博弈论的基本假设就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就是不合作和不信任。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零和博弈,任何对你有利的东西,对我都是不利的,因此理性行为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考虑合作,而是计算每个方案最坏的结果,然后从最坏的结果中选择相对好的方案。
2.科斯定理是怎样把法律变成富人的帮凶?
(1)19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了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假设,人们愿意花钱购买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愿意在收钱后提供给别人任何他想要的东西。而政府的职责是为市场建立明确的规则,保障交易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政府不应该对交易进行任何干涉。
(2)科斯的本意是想表达两个观点,第一,如果交易成本为0,那么不管法律的立场如何,事情的结果都不会改变。第二,成本是双向流动的,没有办法通过检查来决定谁是受害者,谁是施害者,最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但在现实世界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0,因此,当出现纠纷时,是该由交易双方自由解决还是应该由政府干预解决,要看实际情况。
(3)经济学家们片面地宣传科斯定理,将其解释成对生活中的许多纠纷,法院的介入是毫无意义的,政府应该减少干涉,让双方自行解决。
(4)法学家把科斯的观点引入了法律界,重塑了法律的定义,形成了著名的法律思想学派,法律经济学,让法律由保障公平变成了保障财富。
3.搭便车是如何摧毁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的?
(1)搭便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威斯康辛州,指的是不花钱乘坐火车。20世纪30年代,这个词被引入经济学,指那些享受别人贡献所带来的好处,自己不作出贡献的行为。
(2)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在自己的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如果一个人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来推动和维持一个秩序,但实际上这个行为对任何人都没有影响,那么这样的牺牲就算不上一种美德,把搭便车从不道德的行为变成了理性行为。
重点
1.亚当·斯密的自私是指要培养有教养的行为、良好的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能过度崇拜富人和伟人,也不能轻视和忽视穷人,否则就将导致道德的堕落。
2.现代经济学把所有人都假设成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在这个假设下,人没有对信任、合作、诚信、情感与爱的需求,也没有奉献、牺牲的精神,只有无休止地计算与决策,争取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3.就如伏尔泰说的那样,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如果每个人都在搭便车,而不承担社会责任,最终整个社会面临的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4.如果现代经济学继续用这样的理论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经济学家们还不进行深刻地反思,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社会道德在逐渐滑坡,继续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做事,去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的道德将在衰败之路上一去不返,而最终等待我们的,将是巨大的风险与灾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