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坚持于自己的志向,则为主一之功。
心散乱,啥事都没能所成。我们所能追求的无非是人生的志向。一旦立志,自己心有定向。就能专注坚持。这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一两天的事。
读书为立志。读书的目的在于立志,立志的目的在于修身。人或因为困惑而读书,从书中求得自己想要的慰藉。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我自己最初读书的出发点。无论因为什么读书,慢慢地可能会发现读书太多也可能让人产生新的困惑。因为书很多,也很杂,早期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后来发现,市面上的书实在太多。以我们毕生之追求都读不完。
书多,无法穷尽。所以困惑。我们到底该读什么样的书。这是一个选择。因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你不得不做取舍。这也是读书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这时候就问问自己内心: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如果读书是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如果读多了反而更加困惑,那我们就得不偿失,走到了死胡同里。
先要解决目的性问题。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有了目的,你就有了方向。譬如,读书的目的是立志,修身。那你就清楚自己该读哪些书,哪类书。
从向外求速。到向内求索。从解惑。到立志。这是一个过程,需要自己反躬自省,不断醒悟。也算是人走向心性光明的一个过程。人能成达于自己之事,全在于前人指路。前人也只能指路,不能替你决策,不能替你行路。行路得靠自己,靠自己每日之修为,每日之积累,每日之用功。这是专一的修炼心法。
自己不去修,就没有过程的感悟。自己不去思,就没有这些开悟。而且要自己亲自实践,亲自去做。修的落脚点在行和思。重在实践。你困惑了,思考不出来了,那就在行动上下功夫。行动起来了,有些困惑自然而然就得到化解。在行动中寻求答案。有些道和理,你在书上读到过,但没有切身实践之感受,无法深入。
写作也是这个道理。写作是为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专一于积累。眼睛看到过,脑海里有印象这是第一遍积累。自己躬耕实践,在实践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与书本形成相互印证,这是第二遍积累。总结出来,写下来,形成读书、实践、思考的痕迹。这是第三遍积累。循环往复,日积月累,这就无息之功法。
读书,思考,实践,写作。这四者的目的一样。都是为求自己一个志向。这个志向就是修为。就是修得自我的知行合一。实现自我的积累。这也是人最终的目的。
主一之功。重点为其落脚点。如果为求世间名誉,钱财,那这不是真主一。这是人的欲望。求于外,慕于外。欲望之所在,人心之贪婪,困惑之根源。为自我修为才是真主一。求于内,修于己,达于人。主要是修于己。把自己修炼好,心性安定,心绪安宁,求得生命之本源。生命之良知良能。
笃实用功。主一之功。积累之功。志向之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