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数中兴年,气味如中酒,中这个字读仄声还是平声?

新数中兴年,气味如中酒,中这个字读仄声还是平声?

作者: 老街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2-01-24 08:55 被阅读0次

前言

何谓中兴?

凡王室中否(中道衰落之意)而复兴谓之中兴,周宣之诗曰:“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艺苑雌黄》

中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不过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

同字不同音的情况下,字的含义有时候是不同的,因此作诗的时候,同音字是不可以乱用的。那么中兴,这个词是应该读zhōng 兴,还是zhòng兴呢?

另外,还有中酒一词,中也令人疑惑,是平声呢?还是仄声?

一、中兴的中,一定是仄声吗?

清朝王士禛《池北偶谈》中提到中兴、中酒两个中的读音,关于中兴他解释道:

 中兴,中字去声。杜诗“汉家新数中兴年”,杨仲弘诗“一代人才颇中衰”,此字概无平声。

他认为中这个字,不表示方位的时候,一般都读去声(四声:zhòng),并且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一句出自杜甫的《喜达行在所》第三首的末句: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新数中兴年。中仄仄平平,毫无疑问是仄声。

另一句出自元朝诗人杨载(字仲弘1271-1323年 )《题谢疉山遗墨》第二首:

故宫愁见黍离离,大厦元非一木支。

义士忠臣徒走死,寡妻弱子谩伤悲。

五经文字宁虚设,一代人才颇中衰。

慷慨杀身犹易事,似公方可正民彛。

一代人才颇中衰。中则平平中仄平。第七个字也必须是仄声字,所以也是去声。

二、中兴的中,其实也有平声

宋人严有翼《艺苑雌黄》中,则说中兴的中,有平去两种读法:

中字,陆德明《释文》“张仲切”,徐安道《音辨》只作平声读,然古人用此,或作平声,或作去声。

如杜陵云:“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李义山云:“言皆在中兴。” 此类皆作去声用。

如杜陵云:“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李义山云:“身闲不睹中兴盛。”此类皆作平声用。

同样是杜甫,同样用中兴一词,严有翼说也有平声的用法,例如: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十二》)

“神灵汉代中兴主”,中在第五的位置,这里其实可平可仄,如果是仄声,为半拗体,在唐诗中比较常见。这句诗其实不能证明“中”是去声。

杜甫五律《送韦书记赴安西》、《奉荅岑参补阙见赠》、《巳上人茅斋》等都有半拗体: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不过,杜甫的半拗体习惯在对句救拗。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如果“中”是去声的话,对句却没有救拗,李商隐的“身闲不睹中兴盛 ”也没有救拗。或许是“中”作平声不太严谨的证据吧。

不过,也有其他的证据,如晚唐李昭象《山中寄崔谏议 》诗云:

半生猿鸟共山居,吟月吟风两鬓疏。

新句未尝忘教化,上才争忍不吹嘘。

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国中兴礼乐初。

从此升腾休说命,秪希公道数封书。

大国中兴礼乐初。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中是仄声,这句犯孤平之病。所以中兴的中,一定是平声。

同理,唐末至五代诗人徐夤的《曲江宴日呈诸同年 》:

鹪鹩惊与凤皇同,忽向中兴遇至公。

金榜连名升碧落,紫花封敕出琼宫。

天知惜日迟迟暮,春为催花旋旋红。

好是慈恩题了望,白云飞尽塔连空。

忽向中兴遇至公。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兴的中,一定是平声。

三、关于中酒 有平有仄

王士祯后面又提到“中酒”,中一定要读平声:zhōng酒:

中酒,中字平声。如“气味如中酒”,“浊贤清圣时中之”,皆平声,此字概无去声。

近人用二字,往往交误。

气味如中酒,出自李廓《落第诗》:

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

气味如中酒,情怀似别人。

暖风张乐席,晴日看花尘。

尽是添愁处,深居乞过春。

落榜的感受就如同醉酒一般,痛苦难耐。

李白《赠孟浩然》诗中有“”中圣”一词: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唐陆龟蒙《添酒中六咏》之五有句:"尝作酒家语,自言中圣人。”中圣的中,肯定是平声字。中圣,也是醉酒的意思。

按照王士祯的说法,中酒的中,要读平声,应该没有去声的用法。

不过,明朝胡震亨撰《唐音癸签》中提到,中酒的中,也有去声用法:

今言中酒之中,多以为平声,祖《三国志》中圣人、中贤人之语。齐已栁诗曰:秾低似中陶潜酒,輭极如伤宋玉风。按《前汉樊哙传》军士中酒,注竹仲反,已公或祖此。

齐已《折杨柳词四首》之二: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秾低似中陶潜酒,中平中仄平平仄,中陶潜酒的中,肯定是仄声。《前汉樊哙传》军士中酒中中,注明:竹仲反,这是去声的发音。

由此可见,中酒的中,在唐诗中,既有去声,也有平声。

 结束语

现代人作诗,有不少人和老街这样,喜欢用平水韵。而平水韵中,出了好的字的平仄与新韵不同,其多音字也有不同于新韵的用法。

例如不,表示否则的意思是仄声,代替“否”时却是平声。中这个字更加复杂一些,从古人的判断来看,中酒的中,有平仄两种读音。中兴的中,同样也有平仄两读。

按说王士祯一定熟读唐宋诗词,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老街味道

谢元淮《填词浅说》中,提到填词的秘诀,有些人可能不知道

相关文章

  • 新数中兴年,气味如中酒,中这个字读仄声还是平声?

    前言 何谓中兴? 凡王室中否(中道衰落之意)而复兴谓之中兴,周宣之诗曰:“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艺苑雌黄》 中...

  • 学习诗词创作这个错误一定不要犯,古诗词中这个字不简单

    老街遇到这样问题:在古汉语中,“不”在什么情况中读平声?在什情况中读仄声呢?为什么? ......... 前言 古...

  • D1925,玻璃黑暗

    棕榈绿得深了 山桃铅华尽洗 我只是途径那两个字 仄声如秀谷 平声如草原 我埋泪于此 怕是真的为了 长出疼痛,长出又...

  • 古诗词中,什么是五平五仄体,什么是垒韵?

    前言 翁方纲《石洲诗话》中,提到了一种诗体: 五平、五仄体。即一句诗中,五个字都是平声,或者都是仄声。 这种有点像...

  • 入声字

    一、入声字简析 汉字有平声和仄声之分,那么怎样来分别平声和仄声呢?先来看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有什么区别。 古代汉语有...

  • 硬读《随园诗话》(130)

    卷四(六)古人诗有全篇用平声者,天随子《夏日》诗,四十字皆平声。有全篇用仄声者,梅圣俞《酌酒与妇饮》一篇皆仄声。有...

  • 韵律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 平仄

    古汉语中的平仄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

  • 七律诗的平仄韵律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 平仄交替,吟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平声即阴平声和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

  • 诗写作常识

    一。声律篇(例句都在书中) 1。何为四声、平仄? 平声是上平声、下平声二声的总名;仄声是上声、去声、入声三声的总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数中兴年,气味如中酒,中这个字读仄声还是平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xb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