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静认识已经有八年了吧,这八年的时间,让我体会到朋友之间原来还有一种关系——相容相安。
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一句话: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时光,化用“淡妆浓抹总相宜”,讲究的是一种淡然;人心,来自相安无事,寓意相安年华,追求的是一种坦然,归结到一起,就是一种自然。
刚认识大静的那会儿,彼此还都是在大学时代,一个在苏北,一个在苏南,以至于后来我们俩的朋友都会问我们,怎么认识的?关系怎么处得跟发小似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淡然一笑。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会玩到一块去!
说一下大静吧,净身高172公分的美人胚子,站在人群中想看不到她都不可能的一种人,更何况学生时代一直是圈子里的佼佼者,属于“学霸”+“女神”的混合体,情商高的让人心生羡慕的那种人。我呢,逗比中的“战斗机”,如果非要找个电视剧中人物形象的话,那就是《爱情公寓》中曾小贤,纯粹只是一个逗哏。但是,就是这样性格上存在极大差距的两个人,朋友的关系一直维持着。
很多人都会说,在学生时代,人与人能够玩到一块是因为彼此都在一个圈子——都是学生,有着共同的话题、心理状态及社会认知。一旦当两个人处在不同层次的时候,差距也就开始出现,那些曾经能聊到一块的朋友,渐渐会因为工作的内容、性质,所处的层次,关注的重点等等一些列的问题而拉开差距。不要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想想自己那些与自己渐行渐远的同学,就能明白一些了。
记得,研究生毕业那年,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有三年之久的大静,休假回老家,适逢我在她附近的城市,她就顺道打了个拐,去我那边坐了一坐。当天她和我跟一群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整个饭桌上,从学业说到工作,从现在说到以后,从正事谈到八卦,她在一旁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的插一句会就让朋友们觉得一语中的。谈到最后的时候,她嘴角那若有若无的笑意,让我心生一丝无奈,我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吃饭之前,我跟大静的说过:“这次一起吃饭的朋友,都是关系相当不错的朋友,饭桌上,我让你保持你的淑女形象,你也给我留点面子,少拆我的台。”然后呢,大静确实没有吐槽我以前的事情,我的朋友们却开始疯狂地拆台,那架势,感觉如果去帮愚公,不出几天,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也能被他们搬空。
最后送大静回去的路上,大静憋了好久的笑声回荡在整个马路上,我的脸上则是一头的黑线。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朋友们对大静的评价是出了奇的一致,我有这样的一个朋友,是我的幸运!
毕业后的某一天,另一个朋友问我,最近大静是不是心里有事啊?
我脑袋一时间有点转不过来,纳闷地问,干嘛问我啊?她最近忙啥,我怎么会一清二楚?
朋友一脸震惊的看着我,你跟她关系那么熟,都不关注她吗?她朋友圈中最近啥啥啥得,说了一大通......
说得我是一头雾水,等我在回过头去看她朋友圈的时候,才发现她最近貌似真的是有点情况,但是她没说,我也就没问。
就为这事,朋友甚至开始质疑我的交友原则了!当时听到这话的时候,满脑袋的问号?这又是什么推理?
过了一周后,大静乐呵呵地给我打电话,说最近发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餐厅,从装潢说到菜品,从交通说到服务,对于之前发生的事却是只字未提。直到快要挂电话的时候,说了一句:“前几天心情不太漂亮,不管怎样,现在都过去了,啥时候有时间,去这个餐厅转转,怎么样?”然后,这件困扰我朋友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从那以后,我才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铁哥们儿那般意气风发,没有君子之交的平淡如水,却有着时光一般的淡妆浓抹。这里面有苦亦有甜,不会苦的太涩,也不会甜到发腻,更不会淡到没滋没味,就像一汪泉水,有河流的涌动欢乐,也有海洋的广阔浩瀚。
这让我想起之前大静有一次过生日,我恰巧路过她的城市,我并没有对那一个充满都市白领气息生日宴会感到欣喜和雀跃,却对大静跟朋友介绍时说得那一句深深感动,这是我的一个老友。
老友,也许是对这段友谊最好的评价了。酒还是老的醇香美,朋友还是旧的感情深。这段友情就像一壶老酒,经历时间愈久,愈是沉香醉人。
谢谢你,让我知道,这世间还有一种朋友叫做相容相安。我们彼此的世界里做我们自己,在有交集的圈子里,坦然对待,如此便是,最好的一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