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七天假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想想明天就要上班了,还是挺失落的。一句诗句蓦地浮过脑海,我捕捉到了,一开口成了:想到这七天已经过去了,什么花都落满了南山。
哈哈,回头翻出张枣的这首《镜中》好好欣赏了一番: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去看了看解析:《镜中》由于不确定性,导致解读不可能完成。似乎是镜中之镜,叠现出日常中不见的自己。他的思绪在虚空的时空世界游荡,看见什么美的事物就采拾回来,幽深的庭院,静寂的梅花,忧伤的美人,如衔接过去一个人的梦,轻幻空灵,又好像是晨风中的露珠,给人一闪即逝的感觉。
可是它为何这么美呢?我想与用了“梅花”这两个字有关。为什么一定要用梅花呢?想来梅花那么轻那么轻地落下,轻软绵长,本身就是一种美。可后悔的心情又那么重那么重,形成鲜明的反差。
还有资料说:这首《镜中》开始两句,“悔”和“梅”是两个字形相近的字,梅花落了,“梅”字少了一横之后,就变成悔了。一个是站在梅花飘零的树下回首往事的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个是镜子面前的女子,她永远年轻、美丽、端庄,由于活在老者记忆的景中,并在悔恨的发酵下,具有了亘古而绵长的意义。
如此再细细品味这首诗,那份美更加带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痛。原来此处“梅花”果真不是其他什么花可以取代的啊。我想起诗人贾岛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一句“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琢磨半天,传成佳话。
原来真正的好诗句是看起来美得毫不费劲,却每一个字也换不得。这才是认真对待文章的真正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