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说,曾经因为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在遇到良人前,是没有改变过不想生育的想法。
可见她对于教育的重视态度。
而当她做好生育的准备后,离职、备孕、怀孕、生产、养育,一切都那么的认真。
婴儿从出生到3岁,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而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状态。
再次阅读书中提到的母亲与孩子相处的细节。让孩子与自己同睡,同时进行母乳喂养,多么的正确啊。母亲不需要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因为母亲在身边而感受到无法的安全。
这里分享小巫提到的宝宝夜哭频繁醒来的各种原因:
1.身体方面的不适合
出牙的痛苦在夜间很明显
过湿或粪便污染的尿片——大多数孩子在撒尿时会醒来
穿的睡衣不舒服,皮肤对某种纤维过敏。
鼻子堵了——尤其小婴儿,还不会用嘴呼吸
感觉太热或太冷
2.环境方面的原因
温度和湿度忽高忽低
空气中含有令宝宝烦躁或过敏的成分,比如烟味、爽身粉、油漆味、香水味等
床单太凉
不熟悉的声音
3.隐藏的病理原因
比如感冒、耳朵发炎、尿路感染等
孩子不一定要整觉到天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特征。所以如果别家妈妈很自豪的说我家孩子整觉,不必羡慕。因为这几年的辛苦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这过程当中收获的东西远大于付出的精力。辛苦这几年,为家庭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所以要去感受那些半夜孩子起来的时光,能全面的了解一个新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呀。
面对不能整觉的父母,能解决的方法是,随着孩子一起睡觉,孩子什么睡,妈妈就什么时候睡,这样就能尽量避免缺觉的情况。
小巫说得对,做好准备,看到事件中收获的宝贵财富。
之前看育儿百科书,提到婴儿床,就想着在主卧哪个地方放床最安全。
而看到小巫的文章后,觉得我妈在我结婚前,建议把床从1米5换成1米8是对的。
母亲一定要和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成为孩子首要扶养人。建立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太重要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些哭声训练法、培养孩子独立性都是扯蛋。
母亲的体温和熟悉的气息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安全感来源。
当写到这里时,回忆起今天与一位朋友的聊天,马上快30岁的她一直都很急迫的想早起结婚,她的计划是现在房贷供着,自己开支不小,还想买辆车,想着这两年把这些愿望实现,顺利结婚,这样趁父母年轻时可以帮忙带孩子。
又一个生而不养的观点。
身边太多的声音,总是把教育这件事看得太轻,甚至在事前都计划好了要让父母辈承担帮自己养育的责任,想想真是愚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