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采用时间顺序的方式,记录每一天做的事情。
每次复盘都会比较清楚的看到时间花在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还需要哪些补充?
其实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会了,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
今天换一种复盘模式,将时间模式移到自己的日记本中。
【今日几件事】
1.英语
2.《人性的弱点》半小时
3.《高效休息法》工作路上听书、一小时做导图,回顾
4.完成工作上的任务
5.简书日更
6.画画半小时
7.整理笔记本,做标记
8.点评作业用时两个半小时
【感受】
1.去单位的路上开始听书,发现利用碎片化时间感觉很棒,而且这本书正好是学员推荐的,听书、导图、感想,分享给他们。产生互动,得到称赞
2.笔记本比较多,一直想要整理但是没有特别系统的理。找到之前买的《简笔画》的书,发现两年前自己画的画和读书笔记。
原来第一次读《跃迁》、《拆掉思维里的墙》我的感受就很大,笔记中还有好多实用的技巧,但是由于疏忽,导致再次读书总会为同一个点感叹。
所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要收获什么?
不应该是看的时候有感触,看过之后就丢开,想到之前星大反复提醒我们要践行,列践行清单。
把收获化为行动,这样感触会更深刻,收获也会更大。
3.《高效休息法》我的行动是
每天早晨醒来,正念呼吸法放空大脑排除一切杂念。
将动态冥想法应用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刷牙,吃饭的时候专注一些。
晚上睡之前,将自己未完成的工作和内心的困惑以及顾虑都写下来,轻松入睡~
【感谢】
1.谢谢桌桌帮我带晚饭。
2.谢谢萌萌对我的关心
3.感谢同事姐姐的信任
4.谢谢倩倩推荐的这本书,感谢大家与我的互动,对我的肯定和称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