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件事情,又或许是一个实物。而从小到大扎根在我心里的,就只有一件事——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文化。
凭着多年的热爱与执着,我如愿以偿地被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大一的时候,我看着班级里发下来的课本,心里一阵激动。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这不正是我想要学习的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站在讲台上,穿着一件长长的白色T恤,拿着一本老旧的教科书,弯着腰,讲得激情澎湃的“老头儿”。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是我们学校元老级别的人物,巴金、鲁迅、老舍......这些现代文学的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都在他的课堂上活灵活现地在我们脑海中跳跃。最让我们期待的,就是老师的现代诗歌讲解课了。每当这时,同学们总会早早地来到教室占座位。因为“老头儿”有个特点,上课的声音特别小,就像是在喃喃自语。最令人无奈的是,麦克风在他的课堂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仅仅只是个摆设。同学们都恨不得跪在讲台面前听课了!要是哪个同学稍微走一下神,回过神来戳一下旁边的同学,问:“兄弟,讲到哪儿了?”旁边的人立刻会回他两个字,“别吵!”一个学期下来,厚厚的一本笔记本上写满了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等诗人及他们的文学成就。当然,这些耳熟能详的诗歌也一点一点地成为了我们这些中文人平日里的谈资。
大二,我们便走进了中国的古代时期。而古代汉语几乎是所有中文学生的热爱。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于是,我们便针对每一个汉字的演化去挖掘它们的故事。有时候,真的觉得汉语是一种神奇的语言。每一个字都在讲述着一段历史,讲述着时代的变迁。不仅如此,老师开的方言选修课也是着实有趣。班级里面的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谁都不认识谁,也没有提前约定好,而我们就这样坐在了同一个教室里,讨论着彼此的家乡话。记得在学习音韵的时候,一个来自湖南的女孩儿坐在我旁边一脸生无可恋地跟我说:“我不懂粤语,要怎么学‘平仄’?”而身为广东人的我也只能摸摸她的头打趣道:“也许猜着猜着就猜对了呢!”
现在的我,已经大三了。古代文学,是我现在的最爱。因为这时的古代文学,是唐诗的版块,完全摆脱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冗长篇幅。我想,许多选择中文的人都是因为抵挡不住唐诗的魅力吧。隋末大儒王通之弟,以酒闻名的“五斗先生”王绩是我接触的第一个唐朝诗人。他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了我们课后谈论的话题。教授这门课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老师。她以幽默诙谐的讲课方式开启了古典诗歌的大门,也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女神”。记得当时开始李白的学习版块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在底下欢呼,老师突然间就愣住了。几秒之后,她回过神来,笑着说:“有粉丝就是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大学学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可是,我们是中文人,怕什么呢?身边有些同学十分坚定地踏上了考公务员的旅程,还有的同学冲着自己对文字工作的热爱,成为了一名文字工作者。当然,想要站上讲台的也是数不胜数。在这个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实都有中文人的身影。他们可能在媒体公司,可能在电视台,可能在出版社,也可能在校园里。总之,哪里需要文字,哪里就有中文人。
很多人问我,选择这个专业后不后悔。我只想说,如果时间倒流,站在崭新的大学门口,我还是会跟挥挥手,说,“汉语言文学,你好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