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本书,《价值心法》。
作者姜胡说,小时候家里很穷,读的是中专,学的是土木。后来他工作了两年,然后辞职去北大旁听。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编程,组了一个小团队给胜利油田开发项目,但没赚到钱。他还开过咖啡店,学过绘画,给一些企业做培训或咨询,最后他成了投资人。
2020年,他开始做抖音,两年有了300万粉丝,因为他能够日更视频,持续地输出。
这也是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
他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都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主动学习的能力。
纳瓦尔说,“自学能力是最基础的元技能,你可以用它换任何东西。”
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还是及格的,可能得益于我在上学期间养成的习惯,毕业之后虽然在外贸业务上不够精进,但一直没有停止学习,特别是最近这些年,通过读书、听课、参加培训等各种方式学习,每年都能感觉到进步。
其次,他认为人应该做自己喜欢、擅长且有复利的事。
“人生其实是这样一款游戏:你决定把时间用在哪里,拿它去兑换什么东西。”
这一点我也是认同的。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事。
不然的话,就像电影《土拨鼠之日》中,主人公一直在重复过着同一天,我们如果不思考,一生就相当于一天,不会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价值。
只有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我们才会充满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而且这件事要能够产生复利,为别人带来价值,我们才会更加有动力去坚持。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先通过做最简单的小事,构建最小的闭环,感悟这件事的真谛”。
他举了一个包饺子的例子,很形象。
小的时候,家里包饺子,他都会上去凑把手,就是把皮摊开,把肉馅塞进去,捏几下,这就是他认为的会包饺子。
后来上学的时候出去实习,老师问谁会包饺子,他举手了,就被分去包饺子。结果几个人往那儿一站,全傻眼了,没人会和面,没人会擀皮,没人会剁馅,都是和他一样,只会“包”饺子。
而闭环,“不是你饺子皮擀得有多好、饺子馅剁得有多好,而是你从头到尾把包饺子的流程走通。”“从和面到擀饺子皮、剁馅,再到包饺子、下锅,整个流程走下来,最后热乎的饺子吃到嘴里。可能不那么好吃,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整个流程完整地走下来了,这叫闭环。”
所以,不管做什么,先不要想结果多么漂亮,先把流程走通,完成最简单的基本目标,然后再通过复盘,找到每个环节上可以提升的点,想办法做得更好。
我特别感谢《30岁人生开挂7步法》这本书,它让我有了做读写成长营的想法,然后我就行动了,而且形成了闭环。
让我特别开心的是,通过两期的读写成长营,代君不仅通过自己读书、写作,带动了自己的孩子们一起读写,而且还潜移默化影响到她老公,一个平时不读书的人居然自己买了两本书来读,这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甚至她的一个朋友看到她的公众号,写作能力在不断进步,也受到激励,重新开启了自己停更一年多的公众号。
我以前的梦想是当老师,作为老师最自豪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我现在就有了这种自豪感、成就感。
虽然我的“21天沉浸式读写成长营”刚刚开始,作为一个产品,它可能刚及格,但没关系,我会不断打磨,升级迭代,让它成为70分、80分甚至90分的产品。
这也是我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我会长期做下去。
我知道,能够来到读写成长营的,都是有梦想、愿意走上逆袭之路的人,最终他们都会成为我觉醒之路上的同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