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团酒店业务虚拟超车?

美团酒店业务虚拟超车?

作者: 来咖智库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13:42 被阅读0次

1

我一位做房产生意的朋友从今年初开始炒股,虽然个人资产页绿得堪比武大郎,但依然屡败屡战。

前段时间他开了港股账户,在外汇市场换了些港币,准备在港交所转转运。

“毕竟在港股绿色代表涨,我觉得我的颜色能延续下去。”他跟我说。结果没想到,刚过了几天,他买的小米和腾讯就“红”了。

最近他又找到我说:“我准备等美团上市打个新,他们的酒店业务都超越携程了,上市以后肯定大涨。”

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耳熟,不是“肯定大涨”这句也不是“超越”。

而是“美团超越携程了”。

上网一搜,果然,去年的5月份,美团就曾经自己宣布酒店业务单日的间夜量达到了120万,在这一指标上超越了携程。

结果有较真儿的外媒在调查后表示,美团的酒店房间储备压根儿就没达到120万,没有鸡不可能生出鸡蛋。

一年以后,在距离美团上市不到一个月,也就是所谓缄默期的微妙时期,一家叫做trustdata的第三方数据机构,宣布美团酒店业务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了对携程的二次“超越”,并且一次性超越了携程、去哪儿和同城艺龙三家的总和。

一时间市场二度沸腾,诸多不知名的媒体纷纷为美团拍手叫好,开始分析美团的超越逻辑,市场的未来走势,重演了一番去年间夜量超越时的盛况。

这实在是美团之喜,王兴之喜,投资人之喜,以及韭菜之喜。

四喜临门,普天同庆。

2

为了让我的朋友打新时死得明白,我找出了美团的上市招股书和携程最新的财报,越研究越觉得,韭菜不愧是韭菜,果然植物是没有脑子的。

在trustdata的这份报告中,美团酒店今年第二季度的在线酒店预订订单量和预订间夜量分别达到了市场总份额的49.8%和46.2%,四舍五入大概都是50%。

虽然不太清楚这家机构是如何神通广大到拿到企业的机密数据,但我们还是要感谢它给了韭菜们一份投资的参考。

这份报告在对市场格局的总结中说道:2018Q2,美团酒店在线酒店总间夜量超携程系之和。

我觉得写报告的老师最后还是差了一口气,对友商们太过客气了。这哪是携程系之和?明明是其他所有竞争对手之和啊,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好不好。

3

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美团在上市招股书中告诉我们,他们在2017年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的总收入是108亿,因为这个数据把早期的招牌业务——到店服务和酒旅业务放到了一块,所以你找不到一个绝对值来表明他们的酒旅表现究竟是好是坏。

但理科生就是喜欢动脑子,没有绝对值,咱们可以用相对值啊,跟他们超越的携程比一比不就得出结果了么?

携程去年的营收是多少钱呢?268亿。让了美团一个到店业务,收入还是美团的2.5倍。单酒店一个业务的收入就达到了95亿,和美团的三个业务几乎持平了。

当然,我们如此对比有些刻舟求剑了,毕竟人家说的是2018年二季度的事,我们只盯着2017年,无疑缺乏动态看待事物的眼光。

万一今年携程跌了呢?万一美团涨了2.5倍呢?

4

2018年的情况咋样呢?

携程2018年的5月23日发布了一季度的财报,营收是67亿,同比涨了11%。今年的上半年,携程没再出黑天鹅事件。按照往年的经验,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营收差距不大,二季度反而还要稍微多一点。

既然携程没跌反而还涨了,那压力就来到美团这里了,他们的数据能涨超过2.5倍么?

2015年,美团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的收入是37亿,2016年是70亿,涨幅为89%,2018年该业务的收入是108亿,涨幅是54%。

如果数学没毛病的话,你应该能够看出来美团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的涨幅从来没有超过250%,并且每年的涨幅是在下跌的。这也确实符合经济学上的边际收益递减原则。

也就是说,2018年上半年的涨幅,应该是在54%以下,和2.5倍也就是250%的涨幅还有一定的距离。

那怎么就突然超越了呢?

5

我理了理自己的分析过程,发现自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trustdata的报告里面说的是订单量超越,而我却一直在哔哔两家公司收入的问题,这一点需要反思。

在总收入不及携程的情况下,美团想要完成订单量上的超越,是可以实现的。

比如携程的总收入是20块,每笔订单是5块钱,而美团的总收入是10块,每笔订单是2块钱。最后核算一下,携程完成了4笔订单,美团完成了5笔订单,顺利完成超越。

这是一个简单的除法问题,在被除数(收入)不够大的情况下,只要除数(单笔订单额)足够小,总能得出一个足够大的商(订单量)。

那美团的单笔订单额够小吗?

trustdata的报告里面有一页提到:在线酒店用户正在向高价值消费靠拢,海淘消费占比稳步快速提升,美团用户海淘消费渗透率领先其他平台,潜在高价值用户占比更高。

虽然我一直觉得真正的高价值消费用户应该是直接打飞的到国外去消费而不是选择海淘,但既然人家报告里面都说了海淘代表高价值消费,那就是吧。

按照报告里面的说法,美团的海淘用户占比达到了41.5%,携程的海淘用户占比是30.1%,美团在高价值消费用户占比上,也完成了超越。

按理来说,高价值消费用户的单笔订单额应该更高,也就是说,拥有更多海淘用户的美团单笔订单额应该超越携程。

现在我们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呢?

美团用更小的被除数和更大的除数,得出了一个比携程要大的商,10/5>20/2。

我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数学简直白学了。

6

现在问题来了,这家在数学天赋不一般的研究机构到底是个啥背景呢?

我在百度里面试着输入了trustdata,搜索结果里面有一条是凤凰科技记者的原创文章,标题是《Trustdata行业报告数据存疑,靠样本编造能活长久?》。

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这家机构关于共享单车、手机、出行等行业的几份报告,并采访了业内的相关人士,发现这家机构非常善于替付费的客户爸爸编造出超越同行的数据报告,且报告逻辑感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看。

令我们欣慰的是,这家数据机构并没有给自己冠以同行常用的“客观、独立、第三方”的标签,也可以算是小型私人数据机构里的清流了。

在美团的这个例子里,这家机构之所以要拿酒店这个行业说事,也确实是美团的其他业务太拿不出手了:

外卖业务算是龙头老大,但领先饿了么幅度很小,常年亏损,最近又遇到了阿里的疯狂狙击;起家的团购业务市场正在萎缩;网约车业务雷声大雨点小,疯狂烧钱一年半,仍然困在上海和南京。唯有酒店这个业务,行业的关注度不是很高,来钱快,资本喜欢,炒作性价比超高。

但在美团即将上市的关键时期,用这样一份报告来问候嗷嗷待割的韭菜们,是不是略微显得有点残忍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团酒店业务虚拟超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g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