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

作者: 冉冉_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05-09 14:37 被阅读0次

昨天写了一篇题为“吴兴才女沈珍珠”的文章,晓岩老师也对这个电视剧有印象,不过我们俩留在记忆里的歌词是不同的,让她印象深刻的歌词是“备位东宫主”,她说是因为当时不理解这句话所以对这句歌词格外深刻,这就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又称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现象是由蔡格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Β.Β.蔡格尼克在一项记忆实验中发现的心理现象。她让被试者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较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格尼克效应。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或者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或者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在工作方面,我大多数工作时候都是不做完不罢休的人,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工作狂。没想到的是工作狂也是蔡格尼克效应!!!原来只知道自己是工作狂,却不知道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蔡格尼克效应”,今天我们讨论后,我查阅资料了解到了,由无知到自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有了自知,我还要不断去觉察我这种行为,因为只有在觉察基础上才会改变并形成习惯。

人类的自我认识始于自知,经过觉察,终于习惯——习惯成自然。

文末思考🤔:

1.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

2.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相关文章

  • 所谓突破,都是自我心智的突围

    蔡加尼克效应:越是得不到满足,就越在意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蔡加尼克效应”是一...

  • 《墨菲效应》

    1.蔡加尼克效应:越是得不到满足,就越在意 每当面临上述困境,最重要的就是打开缺口,先做一部分。在“蔡加尼克效应”...

  • 生活中的蔡加尼克效应(no.39)

    前面文章里提过几次蔡加尼克效应,这个心理学效应有些绕口,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蔡加尼克效应又称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一种...

  • “蔡加尼克效应”

    昨天写了一篇题为“吴兴才女沈珍珠”的文章,晓岩老师也对这个电视剧有印象,不过我们俩留在记忆里的歌词是不同的,让她印...

  • 蔡加尼克效应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名词,来自立陶宛的女心理学家布卢马·蔡加尼克。意思就是在未完成的事情上,人们会投入...

  • 蔡加尼克效应

    今天看心理学知识时看到了蔡加尼克效应,我想这个定律可以运用到教学生或自己孩子身上。 “玉不琢,不成器;人...

  • 蔡加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又称为蔡加尼克效应、“契可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

  • 蔡加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ernik effect,又称蔡氏效应) 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

  •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出,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

  • 蔡加尼克效应

    再次在视频中看到提到的有关蔡加尼克效应,脑子里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轮廓,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做很多事情,其实都应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蔡加尼克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ah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