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两个朝我借钱的,一个是熟识的朋友,一个是不太熟悉的曾经的同事。
如果放在以往,我是不敢让自己的金钱流出的,遇到借钱的问题,我会找个接口搪塞过去,毕竟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借钱是一个不好碰触的话题。我们听到过很多因为借钱,最后钱不还,朋友也做不成的故事。
在和伙伴们进行《对财富说是》的讨论中,霞提出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待借钱,你们朝别人借过钱吗?别人朝你借过钱吗?你是怎么回应的呢?
霞也分享了她真实的经历,亲戚家的女孩因为上学两次向她借钱,毕竟是为了上学,上了学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好心的霞把钱借给了女孩。多少年过去了,女孩失去了联系,借的钱由于没有借条也没办法追回。
因为这个经历,对她与他人的信任感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个经历只是惨痛的教训吗?
霞后来又遇到一次同学借钱,金额不多,但是上一次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提醒她,没有处理好的“借钱”不但可能钱回不来,可能也失去这个同学,也给自己增加了心理上的不信任感。
她问了借钱的用途后,说跟这个同学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你必须给我打个借条。我也不需要你给我利息,我是想帮你,但是也要保护我自己的权益。”
霞说,自己说完这些话,心里其实也是有些打鼓的,但是想想这样做其实是对双方都好的。对方最开始听到这个话,好像也停顿了一下,可能没想到还要写借条。但是对方最后还是写好了,也复印了身份证,最后在约定的时间履行了承诺,还了钱。
当然两个人也没有失联,还是朋友。
借钱这件事,从自己的层面,是敢于借钱的吗,还是羞于借钱的?
我们普遍觉得如果自己能解决,绝对不会找别人借钱,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要求,也是相信自己的一种表现。
同时,面对别人向自己借钱,心里会有疑问、有焦虑、有担忧。
前几天一个好朋友找我借钱,我也很想帮她,但是心里有些疑问,下意识不敢问,好像问了是对朋友的不信任,我又问了问自己,问她“为什么找我借钱”就是不信任她吗?我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因为她也是带领我一起探索自己的导师和伙伴,我就直接问她,她也真诚的回复了我,同时,我没有任何纠结的说:“我们都一起探索金钱能量,我明天把钱借给你,但是我们要写个借条。”
她说:“好的,必须的!”
我们双方都充满了真诚和喜悦。
第二个发生在今天下午,一个已经离职的同事找我借钱,说自己手头急需2000块钱,还发给我他现在的名片,问我是否能借给他。语气很可怜,也很真诚。但是我忽然想起来有同事说,他找其他同事借过钱,但是没有还,都不在一个单位了,其实同事也没有什么办法,即使在一个单位,也只是是道德层面施压,单位也无法干涉。于是我直接回绝了对方。
霞的两段故事让我知道了在借钱这个问题上,如何保护自己,也保护好相互的关系。如果不是有借条,也许那个同学很可能就不还钱了。
我的两个借钱的故事:我决定不借的和要借的,都没纠结。一个是直接的回绝,因为借钱不是考验我自己是否善良的标准,不要被别人情感要挟,借不借都是我自己的智慧选择。一个是知心的朋友,我真的想帮她,更不想失去她,当然我也有充分的信任,她也回应给我充分的信任。
今天是我实践和金钱关系的一天,也是自我探索的一天,因为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其实也是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开放了,真诚了,勇敢了,世界也会以开放、真诚、勇敢来回应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