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提及《万历十五年》一书,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书中提到万历皇帝本欲立宠妃郑氏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奈何诸多内阁大臣以“万不可废长立幼”为由,极力劝阻,万历最终只得将朱常洵封为福王,藩属洛阳,批银三十八万两,营造洛阳府邸,并赐良田四万顷为税。小编很是好奇福王后来究竟如何,便查阅史料,竟发现一桩极为滑稽讽刺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明福王于万历四十二年,迁至洛阳府,在洛期间,福王依仗皇亲,霸占良田,搜刮民财,无恶不作,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直至明崇祯十四年,闯王李自成攻入洛阳,福王连同三百官绅尽数被俘。官绅惊恐万状,福王跪地求饶,丑态百出。

在抓到福王后,李自成命人支起一口巨大铜锅,将福王毛发尽数刮洗干净,然后拔去其甲,以药水灌肠,排其粪便,伴与三只梅花鹿共炖,待血汤一色后,分与三军士卒共享“福禄宴”。
读到此处,小编不免感到,福王何其懦弱无能,大顺军又何其不堪!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小编翻阅到,在1924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发现福王墓,据墓志记述,福王被李自成处死于城西周公庙,墓中情况表明,福王葬礼视同诸藩,一切从优。棺木中尚存尸骨,这也就说明福王不可能是被乱炖分食而死。墓志记载,福王死前,无有一句哀求乞饶,直至最后城破被俘,仍指贼大骂,慷慨激烈,誓言要与城俱亡。
出土材料,竟与史书记述反差如此之大,不禁令人质疑清朝所书明史的真实性究竟如何!或许正如胡适先生曾经所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到底是“胜者王侯,败者贼寇”。走笔至此,小编不由地感慨“纸上享得福禄宴,孟津坟里骂贼喧!”

2018年春,小编有幸走访了福王宫旧址,四百年来历史沧桑,由明至清,从民国到如今,曾经这座耗资天下,富若皇宫的福王府邸,只剩得残砖破瓦。后人在其遗址上修建洛阳青年宫,如今青年宫前,孩童嬉戏,相逐甚欢。唯有福王宫前的两只大石狮,四百年来布满伤痕,依旧伫立在这片土地。
“沧桑岁月四百载,马龙车水分六街。
遥看四万良顷没,犹有石狮吼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