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听到的关于“志”的三句名言是:诗言志,志大才疏,有志者事竟成。它们给人以“志”不可高攀的仰视感。
第一句以“诗”为器,让人想起诗祖屈原、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等等的诗歌大师,感觉志向非诗才无以道出,非诗情无以感动。
第二句直接以“才”托志,似乎非大才无以广志,非奇才无以弘志,才疏学浅注定志向落于庸凡,终身落寞不得其志。
第三句斩钉截铁,一锤定音:有了志向,大事可成。意外之意,有志向的人必能才茂能高,卓越不凡。要不,励志怎么会演绎成时下热词?
其实我们都误解古人了,志本来的含义不过是一种想法、一种愿心、一种品质——普通人的心志、节操以及自律的私德,奉行的公德而已。
比如贞烈女子不愿受辱“赉志以殁”(带着贞洁品质殉夫),志愿各异的人“志(追求、想法)不同、道不合,分道扬镳”等等。
这么说来,志是被理想、情怀崇高化了。但这也好,人无大志不成大器,人有小志循规蹈矩,各言其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