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婚了,自己的小家已分崩离析,婆家与我不再有关系,即使有个孩子留在了那。娘家也是回不去的家,爸妈虽怜惜我,但嘴上总不经意挂着“我家x×,你家x×”的。
昨天回了趟娘家,难得的是只有爸妈和我们三姐妹,孩子们不在,两个姐夫也没空,一家五口吃的晚饭。说一家五口,不是说姐夫们不是一家人,而是若姐夫们在,说话总是会有所顾忌,不会那么畅所欲言。
我的原生家庭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我和姐姐们都是大嗓门,“心直口快、口无遮拦”算是我家的家风吧,虽不高贵,但温暖有爱。
两个姐姐和爸妈在聊我一个表哥过世的事,母亲一直在伤感,说他这个侄子如何一世凄凉,又说他两个侄子不听话,两兄弟如何感情淡泊,竟然说到他弟弟如何算计他的身故钱……也许这就是人性丑陋的一面。
我知道母亲为何如此伤感,时至今日,舅舅早已过世,两个侄子一个已亡,另一个的做法又寒透了母亲的心,母亲的娘家,在母亲心里算是落幕了。
在家里,我从小到大都是坐在那静静地听着,很少插话。一来她们谈的内容我不感兴趣,二来我是家里老小,自然也轮不到我去评论。但我喜欢听她们高谈阔论,喜欢这接地气的真实感。
她们的语言习惯我也了如指掌,大姐是老大,平常家里买东买西都是她,总是周到细致地把二老的生活安排好。她喜欢教父亲母亲别人说话要锋芒不露,教他们怎样保护好自己,教他们注意养生,饮食习惯等……
父亲母亲不但言听计从,还争着报告自己平时做得好的,像个争着要在姐姐面前表现好,求表扬的孩子。
二姐能干勤快,家里平时跑腿出力的活她包揽了。她和父母闲聊时,则喜欢挑二老的毛病,特别喜欢批评母亲,看到不对的总要揪个错,母亲在她面前看上去很虚心接受,但实际压根没听。
只是她说话时会变得小心翼翼的,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总是笑眯眯地听着,平时姐姐们安排干什么就服从。而我喜欢投其所好地说父母亲爱听的,特别喜欢打趣父亲,夸他字写得好,有书法家风范;夸他责任心强,是最优秀的父亲…
每每这时,父亲会更神气,笑得爽朗而灿烂,像个天真的孩子。
大姐精明干练,二姐勤劳朴实,两个姐姐父亲母亲没操过什么心。从小到大,我是让他们最不省心的。
小时候的我,性格懦弱,被同学欺负后回来躲在被子里哭,二姐保护我,替我出头,带着我“杀”到同学家,告诉他们的父母。
中考后的我差点辍学,是大姐出资力挺我念的高中,高中三年也是住在大姐家。高考失利,又是大姐鼓励我报读涵授,我在她那,是妹妹,更像是她的孩子。
我脾气倔,脑子笨,婚姻经营不善,父亲母亲不知陪着我掉了多少次眼泪。
“他呢?”父亲问。
“好些了。”人到中年的我,学会了报喜不报忧。
“忍着忍着就过去了,你先改变,慢慢地他也会变些的哩。”父亲安慰我,但我从他红润的眼眶里看到了心疼。
父亲自从今年做了心脏手术后,更显苍老了。那曾经饱满而如今却瘦弱的身躯,似乎再也承受不住岁月的风霜。他老态龙钟,再也没有能力,站在我的前面,替我遮挡风雨了,他向岁月低下了头。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老了,这个家该换我们来撑了。以前,他们是我们三姐妹的靠山,而如今,我们三姐妹成了他们的依靠。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轮回,是家的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