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世间儿女来这一遭竟是为了在红尘中历劫,看破了的自活的随性洒脱,看不破的自当每日受焚心之苦,以前只当“焚心”一词未免过于好笑,却不曾想以为只会出现在小说,屏幕当中的词也会发生在现实当中。怕只怕连“焚心”一词也未能将心中万分之一的痛楚轻易描述。
只是何时方得解脱,何时才有机缘看清,是这一世,还是那未可知存在的来世。说句实话,我心中不见得有多相信来世这个概念,但完全持否定的态度也不好,万一有来世,岂不是追悔莫及。只是突然心里想,这一生活的坦荡,心无挂碍的人是不会特地去学佛的,因为一言一行皆俯仰无愧于天地,自然不担心死后坠入地狱,深受轮回之苦,对的,轮回也是苦,生生带着上一世的恶缘和未了断的业,不断在红尘中历劫,煎熬。连死了也不得安生,这才真的是惩罚。这样看来,无情是最好不过的,缘来缘去,缘聚缘散,缘起缘灭,只是看着,断不会徒惹许多扰人的情缘,终究到了最后还是要斩断的,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奢求。
不管是白蛇传还是香蜜沉沉,抑或是此前看过的小说里的仙侠故事,总是少不了情,少不了执念,只是看着看着也有了疑惑,终究成神,成仙,成佛的人在天上也少不了纷纷扰扰,也同凡人一般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痴缠情爱,终不得清净。更何况,成了神仙,佛之后尽享万万年生命,以利眼看尽人间一切,空享亿亿年之空寂,为的是什么呢,我不理解为何一定要成佛才能普渡众生,以人之慈悲之心尽心尽力而为,能救渡一人便救渡一人,这又有何过错。再说,又有那成了神的人最后弃神成魔,抑或自贬为人,于红尘中得一人心,只求一世的长情便可。
我想我是否还是贪恋人间这一场温暖。
普若芭科老师说的好,何必把他人的业放到自己身上来承担,我们以为自己是谁有资格去救渡改变眼前这个人。每个人都是佛,自有度化自己的能力,且看他愿不愿意罢了,劝的太多,即使勉强度化了他,终究不是他自己的功力,反倒助长了狂妄的心,最后输的更惨,所以每个人来这人世一遭,最要紧的是修好自己。怨不得那么多神啊,仙啊,佛啊,最后竟甘心落入凡尘,于人间嬉戏。
想想我之前的种种举动未免可笑,是生了傲慢心吧,把自己看的过于重要,把自己困住了。就连痛苦也是我自求的,何苦贪图他人的爱和温暖呢,何苦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救世主,何苦以为这众生在受苦,我有义务去拯救这众生呢,在看到众生的苦之前也看看自己亦深陷苦海。连自己都在执念的漩涡里无法自拔了,还自负的说出要度众生的话,太假了。
真不明白一直以来我都做了些什么,早该看清了,非要身边的人反复提醒点破,所以人啊,看不清就是看不清,旁人怎么劝都没用,看不清,也许是因为时候未到,也许是还未痛够,不打紧您请在红尘里再多历几场劫,终会有看清的一天。人,或许有资质愚钝,聪慧之分,但透彻心扉的痛这感觉不是假的,但如果真有人痛够了,还不愿脱身,那一定是那里有他继续待着的理由,不管了,那只能是各人有各人的劫吧。
你要成人自当要比成动物多历几场劫,你要成神成仙成佛自必要比成人多历几场劫,端看你自己的选择。只是谁又能保证在天上住着的神仙就真的和屏幕上演的不同,永除无尽烦恼,活在永恒的喜悦当中,又或者是该有的纷端一样少不了,如此看来,孰高孰低呢,且看个人的取舍吧。
叹一句,世人皆贪,尤其是那些为了学佛而学佛的人,说的坦白点不就是这一生过得不好了,希望早早做好准备,愿下一世过得好一些,又或者是这一生平安顺遂了,愿生生世世都能这边。总之,佛教在中国壮大是必然的,很适合中国人的骨性,德行。永远在准备当中,永远在为一个未知的未来做着各种准备,后悔过去,期盼未来。
难得的是顺其自然,在当下顿悟了的人,入佛门不过是为了自己不徒增业障。想想我这一直以来许多行动,为了生存,为了不落于人后做出的许多事情,总是在以他人为参照物,唯恐成了落败者,如此处心积虑的想表现自己,混混沌沌竟也成了现在这幅模样。今后还要这般过将下去吗。
其实我内心是渴求温暖的,是一个小女子,亦渴望被人拥入怀里。我以为我寻找的是生命各种体验,但也许我寻找的不过是一个能容我自在盛放的小天地。所以,上海这座城市能待多久呢,无论哪座城市能让你留下的只会是某个人,某个地方而已,又或者我在心里铸就这样一个角落,用以盛放我无处安放的灵魂。而一切究竟会如何演变我不知道,只是愿我早日做好决定,慧心断情,回归本心,如此便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