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撇一捺,写尽心中情

一撇一捺,写尽心中情

作者: 方宁了啦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10:15 被阅读0次

岁月流逝,与汉字的邂逅仍然清晰在目。

十多年前,步入学堂,启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好看的汉字,令我心动不已。或许是被老师那漂亮的字体所感染,又或许是被汉字本身的结构所吸引,总之,懵懂的我陡然喜欢上了它。那时小小的心灵只是悄悄地对自己说:“我也想写像老师那样好看的字。”

我的字是我成长的缩影。从各个不同阶段的字体中,我能回忆起那时的自己,也能感受到自己需要做出的改变。

从横竖撇捺到字体结构,跟着老师认认真真地学。每一次写字课,看到老师赞赏的目光,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所以,课后的作业我会很用心地写,力求把字写得漂亮一点。被老师夸写得不错,心里便沾沾自喜。其实,那时候虽然字写得确实不丑,但是字体普遍向左歪。那时候的自己什么也不懂,老师的鼓励足以让我快乐,让我有扬在脸上的自信。小时候,总感觉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好看的字是一件及其了不起的事情。

到三年级开始学习写日记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我的字比以前大很多,也不再歪着了。整个人都是积极的,每天的日记都写得非常认真,其中不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的名言警句。每当老师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我更加喜欢上日记这个朋友。直到某一日,听到老师和父母说我写得字挺好的,就是有点大。这之后,我的画风就开始改变,努力地把字往小了写,因为老师喜欢我把字写小点。就这样一天天地改变,我的字居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太小。没有主见,以老师的评判标准来评判自己,是那个阶段的我。每天的日记尽可能地写会得到老师表扬的内容,有些负面的小心情不会轻易表述,我的日记成为为完成作业而写。

到高年级之后,没有了写日记的作业压力,我反而爱上了时常写一写自己的心绪。我手写我心,给我留下了很多独特的回忆。没有低年级的那些盲目自信,有了自己的交友原则,喜欢读《少年文艺》中的小小说和小诗,然后还可以自己和自己对话。偶尔返回去看自己写过的东西,熟悉的字体,坦诚的语言,没有伪装和矫饰,反而让自己很轻松。这一直持续到读高中。在初高中阶段,我最喜欢用自己的笔去书写快乐抑或悲伤的情绪。学习之余,自己写一些东西来鼓励自己,自己的烦恼写一写,是最令人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总是在心里暗自感叹:学会写字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可以自己写一些无处可说的小秘密!

踏入大学的校门之后,更离不开日记这个好朋友了。别人沉醉于网络交友和游戏,可我更喜欢用我手写我心。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种实在感,自己手写的东西会有再看一遍的欲望,那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字体,是键盘所不能替代的。用手写出来的汉字有一种情怀在里面,那是每个人截然不同的东西,代表着每个人成长的印迹。在大学四年的书写过程中,我在不断地找回最真的自己,努力完善自己,力求遇见更好的自己。

从以前的工工整整、方方正正的字体,到后来慢慢学着写出笔锋,让字体看上去圆润,这些不仅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去练习,更重要的是一种自身的成熟。古人说,字如其人。在我看来,不无道理。当我渐渐变得成熟一些的时候,我的字已然不再像小时候那般稚嫩。我想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不再仅限于老师布置的那几个汉字书写,而是更喜欢自己的笔自己做主,一撇一捺,书写我心。

相关文章

  • 一撇一捺,写尽心中情

    岁月流逝,与汉字的邂逅仍然清晰在目。 十多年前,步入学堂,启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好看的汉字,令我心动不已。或许是被老...

  • 人, 一撇、一捺, 写的出却道不明。

  • 写人字

    写人字,一撇一捺。 从写人字开始学习,写字的时间有四年,和做人一样没有心做,只是一撇一捺,没从骨髓里...

  • 《追求》

    一撇一捺是我名 一撇为梦想 一捺为自由

  • 自己的格言

    一撇一捺写人字 一竖一横立江湖

  • 一撇一捺写人生——易力生对句之六十六

    一撇一捺写人生——易力生对句之六十六 对联一副 三横三竖画世路(易力生原创对句) 一撇一捺写人生(出处不详) 注1...

  • 人字有两笔组成,,一撇,一捺。一撇,写奋发有为,勇登顶峰,一捺,写的是坚定信念,,持之一恒,,厚德载物。 如果是创...

  • 撇捺人生(二)

    再来欣赏横批——撇捺人生 “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一撇一捺写正了,“人”字才能好看。 “撇捺人生”,可以理解为人...

  • 人字诗

    先写上一撇,接写一捺全。 两笔构成人,开创宇宙观。 人字很简单,做人难周全。 一撇顶天地,一捺立人间。 火光照前路...

  • 「心之海」写给自己

    揣一枚太阳 照亮 虔诚研磨血汗 一撇一捺写春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撇一捺,写尽心中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tg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