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巴蒂斯特太太》

关于《巴蒂斯特太太》

作者: 晋善美爱吃鸡丝面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2:17 被阅读0次

莫泊桑的文章永远都在揭露现实,把人性的方方面面都刻画的总是这样犀利。

《巴蒂斯特太太》,短篇小说,短短3000字不到,却把当时社会丑陋一面直接陈放于每位读者眼前,像针刺直戳心灵深处,总会以此来反思当今。

——保尔·哈莫夫人是一位年轻商富的女儿。只可惜在10岁,被家里仆人奸污,小姑娘带着耻辱的烙印,孤孤单单,没有朋友的成长;大人们很少吻她,生怕吻她前额脏了自己的嘴。在全城人心中,她成了怪物,人们见了她,都嫌弃的别过脸,人们都叫她巴蒂斯特太太,这是罪犯的名字。很幸运,不久来了一个年轻人,对巴蒂斯特太太一见钟情,他知道巴蒂斯特太太的所有事情,却没有像城中的人一样厌恶她,反而去追求巴蒂斯特太太。他们结婚了,这个男人给了巴蒂斯特太太一定的地位,恢复了她的声誉,似乎一切都在变好。故事总是有转折,再一次巴蒂斯特太太又陷入绝望——颁奖仪式时一位男人的辱骂,百姓的冷笑,让她几乎全身冰凉,最后不堪侮辱,跳河。

莫泊桑的小说永远都是一波三折,没有长久的幸福,当生活刚出现希望,人性的丑恶就再次浇灭了希望的火苗。

莫泊桑笔下的巴蒂斯特太太,和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生有太多相似。饱受世人的眼光、冷漠、谩骂…当生活出现好转时,上天又给他们开了个玩笑,让她们生活再次坠入深渊,以至于最后的自杀。

可是经历这些事儿并不至于让她们痛不欲生,生活有亮光,还可以走出来——当然我说的仅仅只是巴蒂斯特太太经历的“被奸污”祥林嫂经历的“丧夫丧子被抢婚”而已。

而真正让她们在痛苦中挣扎的,是那些评论这些事儿的“观众”。这些“观众”投以冷漠、嫌恶、反感的眼光去看她们,以一些过激的行为举止去远离她们…我认为很少有人可以承受这些。

“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正是这些人——这些永远以为自己只是很正常的“评论”那些事儿却不知对深陷痛苦的人们带来了极大打击的“杀人犯”。我们总觉得你一言我一语的,像饭后谈话一样去说这些事儿,还义正言辞的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我们认为这很正常。可我们殊不知那些经历过绝望的人很可能就因此跳进深渊。

当然无论是鲁迅还是莫泊桑的文章,都是描述了过去那些年代的事儿,人类思想还未得以升华,仍生活在封建保守之中,这些文学作品也自然而然增添了些许文学色彩。21世纪,文明开放的时代,没有像以前现象一样如此严重,但也不代表这些“观众”彻底不存在——相反,可能每个人都是,可能就在自己身边。

“网络暴力”“键盘侠”这些热词开始在人们生活的榜单中经常占据热搜,甚至很多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也都以此来作为主题,意图告诉人们不可以这样。每个人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的坎坷,或许这个人经历的程度更深,可以称作为人生的不幸,而真正让她们害怕的,可能更多的是人们世俗的眼光,和背后的说三道四。

在开放的多元化的时代中,仍然有很多人恐同,对同性恋者抱有反感的态度,甚至谩骂他们恶心、异类…更多指责的是老一辈的人,当然年轻人也都有。他们会觉得自己有着极其端正的三观,义正言辞的说着“在这个社会上,同性恋就是没有立足之地!”多数同性恋者也因为这些谩骂,在爱的深渊中绝望。的确,同性恋让大多数人一时接受不了,可是我们不应该去以正义的化身去指责去点评。在我看来,每一种爱都是高尚的,值得尊重的,同性恋比正常的爱情更困难阻力更大,虽然的确有点突出化,但是这也是爱。就像之前微博上多数明星发出倡议“love is love”我们可以不去成为同性恋,但我们不可以去指责抗议同性恋,况且不少国家也都法律认可了同性恋的合法性。

蔡徐坤——最近被重点打击的艺人。小到小学,大到成年人,几乎都在说这位明星,原因可能也只是看他不爽,一个人骂,其他人见状跟着骂,生怕自己赶不上潮流被大家笑话。我一直对于蔡徐坤没多大意见,看了《偶像练习生》,认为他真的很努力很认真,而形象有点娘化,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应该对此指指点点。

之前有一小女孩跳楼,楼下传来的不是劝阻,而是“你说他怎么还不跳?”“跳啊,别怂”。看到女孩子抽烟,很多人都会“这人怎么这样,还是小女孩啊”,其实你们并不知道她曾经经历过什么。我们永远都浮在表面看待问题,然后做出以为自己最正确的判断。我们也总是觉得这样才符合这个社会大众的口味,这样才不会被说成异类。

大众化是基础,但是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他人被世俗所束缚,那样只能被称为“随波逐流”。

我们不应该随意评价指责他人,因为我们永远不会想到,被指责被批评的人此时此刻经历了多大的痛苦,很可能只因为我们认为很轻的一句话,就会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拒绝做“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凶手”。

心怀善意,温柔对待这个世。

(哇…有些语气可能比较重,不过看完《巴蒂斯特太太》这本书以后真的又一次以自己不算太成熟的眼光反思了一下这个社会,纯属个人观点咯。)

相关文章

  • 《羊脂球》6:女性被性侵,到底是谁之过

    1.《巴蒂斯特太太》 富商丰塔内尔的女儿十一岁时被家里的用人巴蒂斯特性侵了,我实在不忍心跟着众人喊她巴蒂斯特太太,...

  • 关于《巴蒂斯特太太》

    莫泊桑的文章永远都在揭露现实,把人性的方方面面都刻画的总是这样犀利。 《巴蒂斯特太太》,短篇小说,短短3000字不...

  • 宽恕自己,解开心中的枷锁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巴蒂斯特太太》里,丰塔内尔小姐在11岁的时候被叫巴蒂斯特的男仆玷污,虽然男仆被判处终生服苦役,但...

  • 读《巴蒂斯特太太》有感

    今天读了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名为《巴蒂斯特太太》。 故事的主人公叫保尔•阿莫太太,她生于富商家庭,十一...

  • 《香水》

    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女人对香水的喜爱类似一种原罪。 主人公巴蒂斯特·格诺耶一无所有地出生,巴蒂斯特·格...

  • 守望先锋版本更新 多名英雄新平衡内容

    版本亮点 新英雄:巴蒂斯特(支援) 巴蒂斯特是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地医疗兵,他配备了一系列实验性设备和武器,能...

  • 法国记者:要把南街村的经验介绍给全世界(2018、4)

    4月8日至9日,法国《VSD》杂志记者塞巴斯蒂安、马普蒂斯特一行二人来南街村采访。 塞巴斯蒂安一行来自法国巴黎——...

  • 三言两语——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法) 导演:克里斯多夫·巴拉蒂 主演: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

  •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在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阿特雷耀。帮我巴斯蒂安很多的忙在巴斯蒂安进入了书中没过多长时间他就遇到了阿特雷耀第一次见到阿特...

  •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 1632 Firenze—1687 Paris)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巴蒂斯特太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vy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