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完整地呈现了主流道德哲学理论的流变,给予我们分辨是非的视角,帮助我们养成批判性思维,远离迷茫。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之间的辩论。利己主义分为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会有一个快乐主义的悖论,就是我们得到幸福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忘掉。因为在使劲追求个人快乐的时候,恰好你是不快乐的,只有忘记了追求快乐这件事,你才能够真正地快乐。
马丁·路德说过:“人类就像这样一个人,当他从一侧上马的时候,却总是从另一侧跌落,尤其是当他试图为了弥补之前的夸大而矫枉过正的时候。其实,伦理利己主义也是这样。傻子式的利他主义是不理性的、带有负罪感的,属于自我消解式的道德;为了尽力对这样一种利他主义进行弥补,伦理利己主义就跌落到了马的另一侧,信奉一种自我拔高的骗子式盘算,但是这种盘算却将生活中最深层次的欢乐自身都剥夺掉了。因此,只有以恰当的方式上马、避免两种极端的人,才有可能乘着这匹幸福之马奔向他的目标。”
用孔子的话讲,就是“过犹不及”。极度的利己和利他,就像马的两侧,怎么都坐不上去,只有坐在中间,形成中庸之道,这时候才能让马儿好好地往前跑。所以既不要过度的强调利己,也不要过度的强调利他,这就是关于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一个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