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作者: 朱敏_5fb2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07:07 被阅读0次

年初三,我们去了一趟老家。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那里是我这辈子最最熟悉的地方,我生于斯长于斯,那儿的一草一木都让人亲切。尽管,每年正月的时候我都会象候鸟一样准时回到老巢,可每次带给我的感受是既熟悉又陌生。山是那山,水是那水,村庄仍是那个村庄,可是,整个面貌正在悄然变化。

看得见的变化是村貌。在我刚离开家乡的头十年二十年,我会隔些时候去探亲一次,感觉每次的变化都不大,有时仿佛是时间凝固,连每个人的相貌都不曾变化。最近几年回去感觉却完全两样:原先的泥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青砖瓦房,放眼望去,全村差不多全是近年新建的高楼。弄堂里记忆中的崎岖路,泥一滩、水一滩,偶尔还会洒落着一堆堆牛粪;路旁,码整齐的柴垛占了半边,不时飞上去几只鸡在上面打鸣或是打盹,现在,这样的景致也不见了。弄堂里整齐划一铺得是大青石,平整、干净。据说,现在耕田种地的人少了,年青人基本都出去谋生,少有人留在农村,在地里讨生活,所以牛也不养了。最近几年,为保护千岛湖水资源猪不给养了,鸡鸭也规定数量,因而鸡犬相闻的景致已无法再现,弄堂也不是原先的样子了。

去了几户人家,变化也挺大。原先,一正堂、左右各一个厢房,二层结构,已被各种各样的结构所取代,家家都是三层四层的,好气派。乡村的生活正在城市化,家庭设施也是。以前,厨房常见的柴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煤气灶,我不知道,现在他们如何请灶神送灶神,大概也免了吧。以往,我们去乡下,最怕两件事:一件是去厕所。乡下都是旱厕,没有水冲的,并且厕所和猪圈连一块,这对于我乡下出生的人倒还可以凑合,外地人可能很难凑合。另一件就是住宿。山里比海边冷许多,盖着厚厚的棉花被、刚钻进去冰冰的,很不习惯。这几年,这些问题都已得到解决,“厕所革命”加上禁止养猪,农村的旱厕不见了,家家户户在房间里都有卫生间,电热水器、空调、冰箱、电视等家电设备一应俱全。村里,这两年还陆续开了四五家农家乐、民宿,这两个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除了村貌的变化以外,最深刻的变化应当是精神面貌的变化。在过去、在外人眼里,农村因为贫穷,他们会精神空虚、目光呆滞,可你错了,现在的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乡村的弄堂里,你会发现无论你遇到的是年轻人、年长者,一个个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尤其是老年人,全是一张张红彤彤的苹果脸,那精气神,是城内许多人无与伦比的。最近在翻阅何帆的《变量》,它的封面这样写道:历史从来都是一个“反转大师”,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微弱的亮光。从那一张张脸上,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大趋势。我确信新的农村正在发生着几千年来都不曾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影响着中国几亿农村人口的生活乃致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

我们期待着农村更大的变化。

相关文章

  • 2017-06-14

    “美丽乡村”行

  • 乡村行

    暑期第一站,开启了。爷爷奶奶回老家修房子,我们顺便来个说走就走。躲避几天湿热的江南。 江南的雨,躲在云层里,随时溜...

  • 乡村行

    骑行进村,远离喧嚣,贴近自然。树叶飘落,果现枝头。鸡蹲枝桠,狗藏草中。鸭在水中游,狗在路边吠。茅草花穗扬,小鸟空中...

  • 乡村行

    本该上班的日子,因为疫情而宅居家中。一个半月的无所事事,让心情变得浑浑噩噩。 周末回乡,说是陪父母唠嗑,其实是想让...

  • 乡村行

    山花浪漫自悠然 鸟鸣嘤嘤成妙诗 流水忙碌终向前 闲鸭入戏竟忘食

  • 乡村行

    乡村,田地,农舍 动植物完美融合 生活简单而安逸 清明最后一天小长假,难道抓住节日尾巴,在村庄来了一个小踏青...

  • 乡村行

    年初三,我们去了一趟老家。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那里是我这辈子最最熟悉的地方,我生于斯长于斯,那儿的一草一木都让人...

  • 乡村行

    车到村口,有10多人在村口的竹林下,一边乘凉一边闲话。 农村的桃木李果压断树枝,都没人要了,落了一地。 李子捡了喂...

  • 为乡村教师赋能,中陶会乡村教师高级研修班走进希沃

    陶行知曾说:“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占...

  • 美丽乡村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变化很大,乡村很美! 在城市呆久了,人会失了灵性,接受不到日月乡土气息,会显得焦虑不安,浮躁不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d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