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的评论后,决定看看《叛逆者》。
果不所料,朱一龙,王志文演技炸裂。情节抓人。
刚开始看到王志文在《叛逆者》里的造型,逗死我了。好像是特务。可能这个发型也是当时流行的发型吧。
关键看细节
看看王志文在《叛逆者》里演的代号“邮差”。在军统里真可谓是每天都是在冰刀上行走。稍有不慎,绝对就是粉身碎骨。
但这个角色王志文却演的灵活灵现。所有跟他接触的人,都认为他是个老好人,只有他的老同学陈默群总有怀疑,却没有通共的证据。
每次“邮差”面对军统里的人,一定是笑脸相迎,但是,一转脸,就是及其严肃且凝重的表情,就这表情的转换,也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做到那么到位。而王志文做到了。这就给观众打开了想象的闸门。很有带入感,会引发观众的好奇感。他为什么有这样表情。他到底是什么人?
写到这儿,让我想起来王志文曾经在《过把瘾》里的方言。那个方言,一走路来,一摇三晃,吊儿朗当的那样子,虽然也是个知识分子,与现在塑造的角色,感觉截然不同。
那个方言,虽然为了爱情,而结婚。却不愿被爱所绑架。那种义无反顾的离开杜梅的决心,让他演的入木三分。那种帅气,给观众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
隔了那么多年,这个“邮差”给了王志文又一次塑造经典的机会。
也许人生的磨砺,让王志文的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但也是让他对角色的揣摩提供了经验。一个眼神,一个微表情,都让他把自己在军统里的老好人与地下工作者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让现代的我们,也深深的感到当时的地下工作者,开展工作的艰辛程度,真的是用自己的命在堵。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谁又能天天听得了被特务们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共产党员的惨叫声,还要面对被陈默群叫去看看被上刑共产党员。只有必胜的信念,才能让他支撑到最后。这样的角色,说实话,真的很虐心。
刚看到33集,“邮差”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同志,最终选择了出现在大街上,被士兵发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就是他对士兵的那一微笑,我的心就咯噔一下。
在以后的剧集里,再也看不到这个老戏骨的精彩表演了。我在想,编剧干嘛要他那么早死呢。但是,想想,如果不死,也许就没有下个邮差的精彩表演了。我觉得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思,那就是要让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念,代代相传。
继续关注《叛逆者》。太喜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