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说,要有光,然后就有了光。但光的本质,不知道上帝自己有没有搞清楚。一直以来,关于光是粒子性还是波动性的问题,是物理学界旷日持久的争战。在牛顿时代,由于牛顿的科学成就,他主张的粒子说成了公认权威,粒子说能直观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反射和折射等现象。而惠更斯的波动说倍受冷落,没人过问。在后来,由于发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而粒子性对此无能为力,波动说才赢得了它的地位;而到最后,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将光归入了电磁波的范畴,至此波动说完全确定。
但在旧量子时代,光以量子化的粒子形式再次出现,解决了传统电磁理论不能解释的难题,粒子说又抛头露面了。而此时粒子说和波动说楚河汉界,兵分天下,在某些实验中,光显示出发散波的属性;而在另一些实验中,光则显露出浓缩的粒子性质。这就是波粒二象性。
年轻的德布罗意在考察光的二象性时,归纳法使得他确信,不只是光,所有的客观实物都同样的既是粒子也是波,都具有二象性,这才是宇宙的真实面貌。所有物体都具有称之为物质波的波动性,其波长等于普朗克常数除以动量,其波动很短很短,以至于在哪怕一厘米长的范围内,都有上亿亿亿次振动,所以我们根本看不到波动性,只能看到平均值。德布罗意的猜想在几年后就由电子干涉实验而得到证明,他也很快由此得到了诺贝尔奖。
波粒二象性,仅仅一个词,就结束了波动说和粒子说多年的对战。所以科学上有些讲不清的东西,往往只是因为语言上的匮乏,而不能表达出客观现实,这时就需要创造新概念新词语。世间万物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大胆创见,真正开启量子力学的时代,物理学界迎来全新的天空了。
既然说,任何粒子都具有波动性,那么此刻最迫切需要的,莫过于要有一个普适的波动方程,来描述粒子的运动。而且,薛定谔对波尔的模型是置否的,它觉得波尔模型人为所强加的约束太多了,而且不辐射的电子运动是难以接受的,而量子跃迁的机制更是无从得知。这些都需要使用新工具来推敲,需要一个全新的量子力学。在1925年,薛定谔有所突破,薛定谔连续发表了四篇论文,用描述物质波的方程奠定了现代量子力学的基础。薛定谔波动方程之于
量子力学就如同牛顿第二定律之于经典力学,是整个量子力学的顶梁柱。这个方程不得不在这里提出来:
它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每个微观系统都有一个相应的薛定谔方程式,通过解方程可得到波函数的具体形式以及对应的力学量的取值,从而了解微观系统的性质。一开始,没人能理解薛定谔方程中的波是什么,所以它也迎来了质疑。直到波恩给出了概率解释,即波函数的平方,是所求量在它的表象中的概率。其值越大,则其概率就越大。这样一来,一种统计学的概率理论就在微观世界中确定了下来,这是波粒二象性决定的。另外,由于薛定谔方程是一个线性的二阶偏微分方程,满足叠加原理,所以波函数的解的任意线性叠加也是可能的解。如此的话那么所求的粒子就无处不在,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地方,故就没有运动轨迹一说,它也同时具有不同的能量,但皆由其概率幅决定。这听起来玄妙至极,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它却很实用——解波函数的结果,与所有的实验相符合,并且薛定谔对于波尔原子模型的诘难也都得到解决(虽然薛定谔反对这种概率解释),更重要的是在微观世界里,对于固体物理、化学和核物理等领域,它成了必不可少的利刃,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未有任何差池。在测量之前,薛定谔方程给出了所有的可能,但一旦观测,则波函数坍缩成某一确定值,该值就是我们的实验值。
薛定谔与薛定谔方程
波粒二象性中,波具有延展性,而经典粒子具有定域性。这势必会导致海森堡不确定原理,说的是如果粒子的位置越确定,那么其动量就越不确定,或者说要确定粒子的能量,需要无穷多的时间。这大大与经典世界相悖,在经典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能够完全确定的,也无需时间来确定能量值。但微观世界里,这两者却是不相容的两面,系统需要时间确定它的各种属性与外界的协和。宏观世界中各个力学量也是不确定的,只不过普朗克常数实在是太小太小了,使得宏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小到不能到可量化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一起的探测范围,以至于我们一直认为都是完全确定。另外,长久以来,大众甚至教科书都一直将不确定原理理解成为字面上的测不准,即由于测量带来的外界影响而取消了它的确定性。但这是不正确的理解,是很肤浅的认识,客观事实并不依存于人的主观性,否则不确定原理就会由于测量精度的提高而不存在。所谓的测不准,只不过是不确定性原理的必然表现罢了——最小的测量体是光子,当光子与粒子相碰撞(即测量)后,我们便得知粒子的位置,但光会衍射会发散,因此粒子就会有获得不确定的动量。
以上就是在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的主要内容,这这片新天地中,充满了新鲜的空气,物理学迈向了新高度。而后来出现了相对论量子场论,这里不加以讨论。就像相对论对于牛顿力学一样,相对论量子场论也得到了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中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比如与宏观世界毫无对应物的自旋,以及泡利不相容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指出,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当然,这些都只是细节,这里不作详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