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的冬

作者: 湍河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0-01-11 07:22 被阅读0次

东乡的冬

文|江燕

东乡,是我二姑母的家。我父母亲的家是在七里河(湍河在我市的别名)的中段,而二姑母的家是在七里河的东段。真实距离也不过十几里的路程。

东乡的冬和故乡的冬是一样的,就是说,东乡的冬就是我姑乡的冬。

湍河由内乡蜿蜒进入穰邓,穿过小城腹地,弯弯绕绕向东南而去。

地处小城北郊的我们,习惯把小城上游的湍河河段附近叫作西乡,下游河段叫作东乡。

可能是,家里姊妹多父母照顾不过来,少年时代的我,一到寒假就被父母发配到东乡,冬天记忆最深的便是东乡了。

东乡那时的冬天真的叫冬天,是冰天雪地的。

朔风一起,雪花就疯狂起来了,村外的小麦,树木和枯草,村里的池塘和小路几乎分辨不出来,鸟雀更是难觅影踪。

谁家的屋檐下,挂满了晶晶亮的冰棱条儿,老长老长的,不经意就触碰到你的头你的脸,吓坏你的神经。

偶尔有胆大的麻雀,扑棱棱,掠过屋顶,抓着粗实的枝干,轻轻一动作,惊落了枝头的雪团,裸露出他的臂膀,原来是一株苦楝树。

苦楝树下,有方大池塘,夏天荷风送爽,满村芬芳,冬天亦是孩童们的乐园。

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找乐的年龄,雪过后的池塘冻的瓷实,经得起蹦跶。

女孩子踢起了鸡毛键,平地上能站稳,踢着容易,冰上可是不同,稍不留神,脚下一打滑,就会摔个嘴啃冰,好再是脚上穿着妈妈一针一线纳的鞋底儿,有不错的防滑功能。

冰上猫猫转是男孩子的绝活儿,木头刮的圆柱儿,一头削尖了,添上钢珠儿,就是猫猫转儿,一根木棍儿,一头拴上手搓过了的麻绳儿,猫猫转儿就任你驱遣。

除此之外,所有在学校里玩儿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因地制宜,变着法儿地玩出新的花样来:滚铁环,藏猫猫,丢手绢……

大人有大人的样儿,不会像孩子般贪玩儿,院落里,偏房里架起了火堆儿,一大棵杨树根,一粗段构木墩,断断续续能烤上一整个冬天。

姑母的小脚婆婆,我那老姑奶焐了柴火灰在火罐里,两只脚穿了靴就踩在火罐上,一大晌楞没有离开过,也没见她的靴子被烤糊过,奇了怪了不是?

有天晚上,我趁老姑奶熟睡,好奇地去搬了火罐,研究了老半天,不知所以,不小心叭嗒一声,火罐落在地上,碎了一地。

佯装不知情,第二天一大早跟姑母说帮老姑奶焐火罐,发现火罐摔碎了。姑母一听就神秘地笑笑,说碎了再买新的。我还以为姑母真的不知所以,姑父后来踏着泥泞去了集市,买回了一个新的回来,焐了火给了老姑奶,老姑奶笑的开心的不得了。

我忍不住了,给老姑奶说是我摔碎的,老姑奶扑哧笑了:不是你,还有谁?我问老姑奶怎么知道的,老姑奶说她能掐会算。我连忙说,以后我再不会跟她撒谎了。老姑奶说这就对了。我以后真的没敢再撒过谎。

冬阳再次升起,村庄沐浴在阳光里。好几天了,雪还没化干净,老姑奶蜷了腿,傻坐在门槛上,懒懒地眯着眼,晒太阳。

好消息传来,村子里来了嘣爆米花的。二姑母胳肢窝下夹了鱼皮口袋,一个粗瓷茶缸里满满地盛着金灿灿的玉米,叫上我们表姊妹就往嘣爆米花的方向奔跑。

嘣爆米花的是位和善的中年大叔,黑魆魆的脸堂,满脸的络腮胡子,两只手大而厚实,那么大的一口铁锅在他手里拎来掂去的,不见他有累。

炉火生的旺旺的,圆鼓鼓的锅体搁置在炉火上,大叔左手有力地不停地转着把手,叫锅里的玉米尽量均衡受热,右手不时地添加焦煤块儿,有时用火钳轻轻地去拨拨火。

约摸十五分钟,一锅爆米花也就成了,大叔将锅体挪离火炉,脚用力踩地,左手把着把手的位置,右手握着加力杆向内一使劲儿,“嘭”地一声,锅盖儿打开,玉米花悉数喷射入他早先预备好的的长长的麻袋,轻轻地一抖擞,倾泻入大簸箕,谁家的玉米谁家就来装。

围着看热闹的,总是比来嘣爆米花的多的多,谁家的刚倒入簸箕,小孩子们就疯狂地围上来,双手捧了往口袋里装,主家也没见黑了脸,尽着孩子们闹腾,净是图个乐趣。

蹦爆米花的刚一走,村子里唯一的一家代销店的老板,从县城里批发市场弄回来成捆成捆的甘蔗。我知道我的表哥又要扬眉吐气了,他的劈甘蔗的技术是一流的好。

阳光好的下午,代销店前挤满了孩子,一根甘蔗,两个三个男孩子,轮流来劈,轮到表哥时,他左手扶着甘蔗尝试它的稳定性,右手握刀,如果他感觉甘蔗站得还算稳,从上到下一刀劈下去,这一根甘蔗基本就被一刀毙命,他的对手不得不乖乖地掏钱结账。

一根甘蔗五分钱,不很贵,孩子们都玩得起,更不怕输。战利品自然是我和表姐的,表哥只负责战斗和骄傲。一根甘蔗嚼啊嚼,甜啊甜,甜到了心里头。

东乡的冬,一面是冰与雪的世界,另一面是火火的生活,谁说水火不相容呢,水和火的和谐碰撞,就是村庄的冬。

孩子们可劲儿玩耍的时候,大人们正为年而忙碌着,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忙到除夕夜,有谚语为证: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年赶着农人,农人的心可是不慌,合理地安排着时间,合计着年事,他们的日子想要红红火火,他们的心可是冷冷清清着。

长大以后,外出求学,回来就业,再回东乡,就是每年的初三,一天的时间太短,不够我串几家门。儿时的伙伴们大都远离了村庄,难得遇见些熟识的面孔,我也就不去谁家了。

表哥成家立业后定居了深圳,难得回来一趟,表姐偶尔能够碰到,在路上或是在姑母家,来不及回想,却又要分离。

今年放寒假还算比较早,趁落雪前的一日,骑着我的艾玛,沿河出城,穿村过巷,一路向东。

村村通的水泥路,早已取代昔日的泥土路,来往的车辆匆匆忙忙,路面宽敞,通行无阻,不像旧年那般稀少,好像就是人流,车流……生活节奏真真是快了啊……

东乡近在眼前,我内心有无限的温柔,不断地涌出……

相关文章

  • 东乡的冬

    东乡的冬 文|江燕 东乡,是我二姑母的家。距离父母家不过十几里的路程。 湍河由内乡蜿蜒进入穰邓,穿过小城腹地,弯弯...

  • 东乡的冬

    东乡的冬 文|江燕 东乡,是我二姑母的家。我父母亲的家是在七里河(湍河在我市的别名)的中段,而二姑母的家是在七里河...

  • 东乡族 (Dongxian)

    东乡族因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地区的东乡而得名。 旧称“东乡回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人”、“蒙古回回”等。他们自...

  • 东乡

    龙行楚径俏山庄 沮水湍流吟夏长 廊桥榭阁秀江北 巨桥横卧贯东乡

  • 东乡

    曾爬楚山几道梁 夏风吹满褐箩筐 堂前树栖金丝鸟 沮堤垂柳舞东乡

  • 手抓民族魂

    东乡手抓羊肉是山城东乡一张有味道的名片,都说无手抓,不东乡。干旱可能是每个人对于东乡这片土地最原始的记忆,可是因...

  • <<骷髅13>> 樱花结局

    序言 你叫什么名字? 东乡,Duke东乡。 …… 来自地狱的骷髅,这次来到了韩国,...

  • 我们的东乡

    洮河入三峡 洮河的水汇入黄河三峡是我们大东乡不可错过的景致之一,你看在那洮河入黄河的交汇处水面上形成了两种不一样...

  • 东乡的风

    (因疫情隔离,在校期间今天又写了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关于东乡系列的三篇文章也在此告一段落,东乡散文三部曲终于结...

  • 东乡的山

    东乡自古以来就是临夏这块花儿土地上的一块蜜蜡琥珀,景致天然浑黄自成一派风流佳色,这里以河州为原点,因坐标方向朝东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乡的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rv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