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课程设计】有动机,才有动力:ARCS动机策略模型

【课程设计】有动机,才有动力:ARCS动机策略模型

作者: 乔恩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8-21 07:46 被阅读0次

作者:乔恩

做课程设计时,我们经常说一个观点:激发学员的动机。

有动机,学习才有动力。

如何激发学员的动机呢?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勒教授指出了4类激发动机的策略:ARCS动机策略模型。

A(attention)注意

这是课程设计的第一原理。

任何课程,第一要义就是吸引学员的注意。

任何沟通,如果不能吸引对方注意,语言再美,观点再好,都是白搭。

不仅课程的导入和开场,在重要知识点讲授阶段,练习阶段,都需要引起学员的注意。

R(relevance)关联

人们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

如果一项具体技能能够唤醒人们的具体经验,与他的过往经历相关,那么,他学习的动机将会更加强烈,掌握这项技能的速度会快很多。

培训师做的有意义的工作,不是把晦涩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各种包装。

而是在做课程设计之初,就要筛选和聚焦内容,确保知识和技能与学员的具体经验产生关联。

C(confidence)信心

自信的小孩更能出色完成学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同样的道理,自信的学员学习的效率会更高。

问题是,如何发现自信学员?如何培养学员的自信?

这就需要培训师在课堂上加强与学员的交流反馈。

比如提问之后,及时进行反馈,给予肯定赞赏,或者给予启发性点评。

比如一个模块分享完毕,及时安排练习,让学员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比如重点知识点,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和演练,让学员有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

S(satisfaction)满意

没有人不需要激励,特别是正向的激励。

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员满意的反馈,让学员获得满意的感觉,他们将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吸收知识,转化技能,投入后续的行动。反之,培训的效果会很差。

让学员获得满意,不仅至于口头表扬这样的激励。

培训师一个肯定的微笑,积极的手势,礼貌拍一拍肩膀,给予每个学员和每个小组公平展示的机会,这些都是获得满意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设计】有动机,才有动力:ARCS动机策略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xf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