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情緒從小開始管理

情緒從小開始管理

作者: 沐子_ffed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9:33 被阅读0次

这样的孩子,生命里最不缺贵人

熊孩子不管,就会变成熊大人。

在壹心理看到一个故事:

欢欢是一个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读中班,脾气极差,情绪非常不稳定,而且毫无克制能力,在幼儿园受了一点点委屈,转眼就在家里撒泼。哭滚打闹,弄得欢欢的爹妈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一次,欢欢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争一包糖果,其实本来是欢欢无理,要去抢,老师决定把糖果给另外一个小朋友。

欢欢当即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滚,甚至恶意谩骂那个拿了糖果的小朋友:

“小气鬼!你就是个小气鬼!再也不和你玩了!”

回到家之后,各种打闹,吃饭也耍小性子,一气之下把汤碗都打翻,哇哇大哭起来。

欢欢的父母手足无措,打吧,这小的孩子不忍心,说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听得进去,好吧,那就骂,就算是骂,也不敢骂得太狠。

“欢欢,你不能这样!”

“欢欢,你这样是不对的!”

“欢欢,你再这样,妈妈要打你了!”

没用,欢欢还是哭闹。

儿童心理学家赵晓曦女士说:“这是典型的幼童情绪失控。”

幼童情绪失控,除了孩子肆意爆发负面情绪之外,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压住,过分压住。

知乎上有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好像特别懂事,不管什么事,都自己压在心里,高兴的,不高兴的,都不喜欢跟别人分享,在学校受委屈,考试成绩不好,和小朋友闹别扭了,这些事,孩子从来没和她说过。

一般如果情绪不好,回家就不吃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晚都不说话,也不出来,第二天默默去上学。

最严重的一次,女儿放学回家路上,被几个小恶霸欺负了,被煽了几个耳光,钱也被抢了,孩子也还是一言不发,也没有哭。

后来这位妈妈是从老师那里得知事件情况的,顿时吓傻了。

“这么大的事情,孩子怎么也没告诉我啊?”

“这孩子也太沉得下心了啊!”

妈妈在知乎上询问:

“孩子这样,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知名心理学家许映花说,“过分压制和过分发泄,都是情绪失控。”

是啊,都被抢钱和暴力对待了,孩子还是压制,还是不愿意吭声,这已经不单单是管理情绪的问题了,这是心理问题。

赵晓曦老师在一篇研究中指出:绝大部分孩子在有了负面情绪之后,通常会有两种表现:

第一是,随意发泄出来,伤害别人,最后导致别人对自己产生排斥,以牺牲人际关系为代价;

第二是,用生命力来压抑情绪,克制自己,把坏心情憋在心里,直接导致自己的成长和学习受到干扰。

欢欢是第一种,稍微有点不高兴,就发泄出来,不考虑情绪发泄带来的后果,不管自己这么随意的哭喊打闹,会给父母、老师包括自己的朋友带来什么后果,只管自己,发泄出来,哪怕明天全世界都离我而去,也不管。

另外一位孩子是第二种。

但这不是情绪管理,这是用自己的生命力在强硬的压制,情绪无法疏导,憋在心里,不严重的话,孩子未来也会活得很憋屈;严重的话,就是抑郁症。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碰到一个咨询案例,孩子是抑郁症,同时也是父母口中的“乖孩子”。

“特别懂事,很乖,基本上不用我们操心,但碰到事情也不和我们说,再坏的事情也不说,憋在心里。”

慢慢地,情绪憋在心里久了,孩子变得内向、沉闷,变得更加不喜欢说话,“直到有一次,我们看到他的日记里有自杀之类的话,才知道,这是抑郁症的征兆。”

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都做错了。

幼儿说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

问题是:“当孩子伤心时,您会怎么做。”

一大半的父母说:“买点好吃的哄哄就行了。”

另外一些父母说:“没事儿,让他回房间,自己想通了就好了。”

甚至还有父母用恐吓,来阻止孩子哭闹。

知乎心理学专家喵猫女士总结这些方法为:

·交换

用一种高兴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让他忽视那些伤心的事情。

·无视

像不关自己的事情一样,让孩子自己解决。

·惩罚

恐吓孩子,阻止他哭闹。

但这些途径都是指在表面上让孩子暂时不哭闹,并没有让孩子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喵猫讲了一个例子:

你的孩子因为被老师批评了,很伤心,哭闹不已,你心疼,于是带孩子出去玩,吃好吃的,孩子暂时忘记了这回事儿,笑得很开心。

但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老师批评,受到批评之后要怎么办,如何改正?

那么,当他再犯同样的错误,被老师批评,一样会再哭闹。

在这个事情里,重要的不是让孩子开心,是要让他学会情绪管理。

意大利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

正是由于这种敏感性,孩子会对某些平常的事情反应过度,例如,自己的玩具丢了,

也许在父母看来,不算个事儿,但在孩子看来,是个天大的事情。

父母教育孩子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其次,父母必须要明白,情绪有好有坏,不要拒绝忽视坏情绪,要面对孩子的坏情绪。

伊顿《发现孩子KIDS》杂志有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了,孩子很生气,直接给人家一巴掌,还不道歉。

有的家长也许把关注点放在孩子暴力伤人上面,于是打骂孩子,但他忽略了,孩子是因为玩具被抢了,才非常生气。

更重要的是,玩具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亚于一辆车对于你的重要性。

试想,你的爱车被人划破了,你会不会生气?

赵晓曦老师说,如何教育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案例中,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步:察觉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懂得他生气的原因;

第二步: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并表示,理解他生气的原因;

第三步:告诉孩子,即使生气,也不能打人;

第四步:亲自示范处理这种冲突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前面两步,因为那是处理情绪,后面才是处理事情。

对于父母而言,处理孩子的情绪,比处理事情更加重要。当你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就愿意配合你。

而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就需要父母做好倾听者和理解者的角色,帮助孩子把坏情绪疏导出来,再进行教育,这样的做法,才会让孩子获得成长。

相关文章

  • 情緒從小開始管理

    这样的孩子,生命里最不缺贵人 熊孩子不管,就会变成熊大人。 在壹心理看到一个故事: 欢欢是一个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

  • 不一樣的一天

    不一樣又特別的一天 今天的我從一早開始,情緒就就像坐了過山車一樣 高低起伏,波瀾起伏 情緒忽爾高漲,忽爾低落 今天...

  • 月亮的黃人:憤怒的鏡子與喜悅的心

    今天第一次那麼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和別人的情緒分離。 從紅月日傍晚開始,突然感覺到體內的憤怒,直到今天早晨爆發出來...

  • 情緒病開始加重 對什麼真的都失去興趣了。

  • 換個情緒開始

    格林ko了普洱 是不堪的事實 是一個過不去的歷史 是一個不停變幻的年代 有一些說不過去的事情 有一些過不去的感歎 ...

  • 商業模式大課學習第二天

    今天一天的開始並不愉快,跟聞濤同學一路吵鬧到了公司。一開始也真的有點掉情緒,但是我心裡問自己要倒情緒還是要做事。結...

  • 老杨的加油站(二)

    在父親剛離開的幾個月內,老杨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從那段經常自己流淚的情緒中走出來。 剛開始,父亲幾乎每週都會來梦里...

  • 起舞-2020-09-21

    我不再做一個情緒工作者 詩歌也從此刻開始枯竭 再也不能在一滴雨裡讀出思念的纖細 不想從一朵花裡看到另外一國的天色 ...

  • 關於我的手帳

    我也沒想到我可以堅持這麼久。 從依賴膠帶,到開始隨心剪雜誌。 從不知道寫什麼,到每天密密麻麻。 從毫無頭緒,到每天...

  • 從今天開始

    Christine 你跟我說你想做一個優雅和有修養的人 那從今天開始說好話 不要在委屈和被誤會的時候就衝動一時說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緒從小開始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xf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