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
对头,这就是人称“许和尚”,上将军许世友来山东时唱的战歌。
1945年秋,山东又来了一位将军,或者说山东新主帅,他就是新四军军长陈毅。都说儒将要数陈毅,陈毅又喜好写诗作赋,但此时舞文弄墨,陈毅还差点心情。
肩上担子重如山啊。
“投身革命即为家”,但这次去的是“新家”,大家庭的成员还不熟悉。具体来说,他作为军队首长对山东军队知之甚少,第一步棋落子何方,心里真没底。
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组成了新的中央军委,陈毅就是12个委员之一。纵观全局,东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需派得力干部,主持军事工作人选有二,分别是林彪和陈毅。但最终选定林彪,如果推测的话,林彪毕竟是一一五师的老师长,一一五师则是抢占东北的主力, 中央的决定本无意外。
当霞光又一次辉耀山头塔影的时候,来延安快两年的陈毅,将踏上新的征程。
离开延安前,毛泽东还和他有一次推心置腹地谈话。两人是井岗山老战友,见了毛泽东,陈毅开门见山就说:“主席,中央是不是决定我去战略区工作了?”
“哦,你猜到了!本来中央是想让你去东北。但考虑新四军更需要你,决定你还是回华中工作。”毛泽东认真地说。
陈毅犹豫了片刻,但还是坦诚地回道:“主席,回华中恐怕没有事可做,我很难起到作用啊。”
陈毅是想到他与饶漱石之间的关系,非常纠结。这一点毛泽东也十分清楚,便鼓励他说:“不起作用?怎么不起作用,只要你坐在那里就起作用。”
陈毅怀着最高统帅的信任重返战场。
陈毅是和林彪同机出发,飞抵晋南黎城后,握手挥手,各奔前程。
林彪去山东一一五师师部(山东军区),他则回苏北新四军军部。林彪继续当他的师长;陈毅继续当他的军长。同为两大战略区的军队首长,难分高下。当然,份量上,“师长”还是要高于“军长”一些的,对于熟悉军史的朋友,这也不是难题。总之,这样的安排,大众看来合情合理,也是皆大欢喜的。
可是,历史却往往不是按着“皆大欢喜”来出牌。谁都没料到延安一份急电打断了两人的行程。
9月23日,刘少奇急电冀鲁豫军区:“请设法转告陈毅,因中央有新的部署,决定新四军主力及陈、饶二人均到山东工作,望你及所率之军事干部取捷径直到山东,接替罗荣桓的职务,以便罗能迅速去东北。林、萧已决定不去山东,直去冀东履行新的任务。”
中央指示非常明确,陈毅要立即赶赴山东。
金色十月,萧瑟秋风今又是,陈毅“故地重游”,微山湖,鲁南峰影……鞍马劳顿有之,舟车劳顿亦有之,但到家了,走进山东根据地,走进山东解放区,陈老总将走进他的中军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