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村子里难得的热闹。
前天父亲来城里检查身体,说嗓子不舒服,咽东西的时候总觉得被卡。做了检查,没有大碍,可问题还是有的。开了药,父亲匆匆赶回家。
下午六点多,父亲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段视频,显示他已经到家了。视频拍的是家门前的马路,自小生活的地方,很熟悉。本以为父亲发视频只是想告诉我们他到家了,可几秒之后父亲又发了一段文字:“夕阳落日,孤独村庄,社会现实。”文字后面还有一串流泪的表情。
父亲是地道的农民,能写出这么一段文字,倒是令人有些意外。不过,父亲在村子里干了十几年的村支书,对农村的变化有着甚于旁人的感受,他所发的这几个字,必然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农村人口的流逝,是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只是这两三年速度明显加快了。在我们村里,一个村包含好几个生产队,其他生产队情况如何我不太清楚,我家所在的生产队,有将近五十户人,如今,至少有三十户的房子是空着的,剩下的人家里也仅住着老人,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
昨天晚上,父亲又在群里发了一段视频,邻居家聚了好些人,大家一起吃饭喝酒,难得的热闹。从视频里辨认得出,爸爸是在跟我家隔着几户人家的一个异姓叔叔家。一起吃饭的,是已经进城好多年按辈分应该叫爷爷的一家人。清明到了,应该是回去上坟去的。
我家所在的生产队里,建了个微信群,起名叫“乡情”,平日里大家在“乡情”群里聊聊天,感觉很亲切。十几年前,家家户户都有人,晚饭后聚在门前聊天,那种惬意的感觉,往后大概是不会再有了;十几年前大家都种地,你帮帮我,我帮帮你,那样的和谐氛围往后可能也没机会感受了。有时候说起老邻居,上了年纪的人语气里满满的怀念,也只剩下怀念。
今天中午的时候,有人在“乡情”群里发了张照片,是几位已经搬进城里的人回家上坟后,跟还住在村里的几个人的合影。照片背影是路旁的农田,这个季节,农田里空荡荡的,尽管大家穿着崭新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可照片总透露着些荒凉和冷清。
农村的凋落应该是必然现象,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农村的凋落也会越来越快。人是个矛盾体,一面想方设法要到城里去,一面又感叹农村的消失。
母亲说,前几天在小区门前见了一位邻居阿姨,聊天中得知,叔叔阿姨都来了城里,叔叔在城郊一个厂子里看门房,阿姨在我们小区对面的住宅区做清洁。阿姨说,如今农村种地又累又不挣钱,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农村人进城的原因。除此,还有些是孩子在城里工作,来城里带孙儿的。孙儿带大了,自己也老了,回农村也种不了地了,便留在了城里。
如今的农村,一年里只有过年和上坟的时候会热闹一点。尤其过年的时候,很多在城里打工的人回家了,给寂静的农村带去些生机。
之前听父亲不止一遍的说过,其实,那些外出打工的叔叔们,虽然在外挣钱多,可劳动强度也非常大,异常辛苦。如今新农村建设投入越来越多,如果农村里真的能有好一点的挣钱门路,叔叔们肯定愿意回来。大概,新农村建设,是让村庄恢复生机的一次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