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师上课讲了一些话对我的触动挺深的。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在开始一件事情之前,你是不是马上打足鸡血就一股脑地开始了你的行动?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包括有时候的我,自认为很努力,自认为先行一步。
其实很多时候,“干就完事”用来听听就够了,不能够作为行动的准则,因为往往大多数人的开始其实就已经偏离了轨道。
开始一个项目,从来不看需求分析文档;
做作业从来不看清题目介绍和要求;
就是人生大事选择院校时也不认真看招生文档
你中招了吗?
讲真,“不知全貌,不予置评”这句话同样可用于看事情客观的角度。
了解其中的片面性,不然很多事情其实做的就是无用功。
比如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带的一个优秀的本科生想要去保研,准备各种各样的文档忙得席不暇暖,满怀信心和期望地投了一个心仪的学校,结果复试名单上没有他,为啥?
因为人家招生文档上写的很清楚,只招收985、211很显然,我们学校并不符合规格。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许多事情必须要做好前提准备后再上战场才行,否则很容易落得个人仰马翻。
时间浪费了,精力也花了,最后得不偿失。
恰恰是每次的准备工作会让你避免一大段的弯路,明白具体要求和限制,做事才会更把稳着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