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快乐日志五十: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看人

快乐日志五十: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看人

作者: 流动的温暖 | 来源:发表于2023-06-14 06:52 被阅读0次

        同一情境,个体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其行为过程背后有哪些心理过程?这需要从个体的基因、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解读。

      一、基因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只鸟不会飞,下了一个蛋,想尽一切办法让蛋飞。蛋可能会飞吗?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是因为白天鹅就是白天鹅。这就是基因,其影响着行为。就像鱼天生会游泳,猫天生会爬树,大多数鸟会飞。柳树只能长成柳树,咋羡慕白桦树的挺拔优雅也不可能变成白桦树。而白桦树也在羡慕柳树的婀娜多姿。

        人类也具有天生的能力,这是人类的基因。出生时人类的大脑便已经为语言、社会互动、自我保护及其他许多功能“编好了程序”。例如: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中,“知道”如何寻找妈妈的乳房,如何通过哭泣和咿呀声来与人交流。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潜能是如何进入大脑的?科学的解读需要依赖进化的概念。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拥有了更大的大脑,它同语言表达,解决复杂问题和社会互动等能力是相匹配的。进化在根本上塑造了心理过程,因为进化偏爱那些能够产生适应行为的遗传变异。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所有这些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简单说,基因既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特征,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特征,比如智力、人格、心理障碍、阅读与语言缺陷,也许还有性取向。甚至连我们的恐惧也存在着遗传基础。基因为我们提供了进化适应的基础,环境引导我们发展出进化适应的行为,而生存是第一要务。

        二、生理

        想象你正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突然一辆汽车迎面驶来。在最后的一刹那,你和对面的司机把方向盘转向了相反的方向。你的心怦怦地狂跳,在危险过去后,心脏继续狂跳了几分钟。从外部来看,你避免了一场致命的事故。从内部来看,你的身体对来自两个通信系统的两种信息做出了反应。其中一个系统是快速发挥作用的神经系统,它是一个遍布全身的神经细胞网络,以电冲动和化学能量的形式传递着信息。在紧急情况下,正是神经系统最先来营救你,它下达指令,使你的心跳加快,肌肉绷紧,为采取行动做好准备。另一个通信网络是较慢发挥作用的内分泌系统,它发出跟进信息,支持并维持神经系统所激发的应激反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内分泌腺,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生殖腺会使用化学信使,即我们所说的激素。这两个通信系统是人类所有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三、心理

      大脑调节着身体的两大通信系统,即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它们利用类似的化学过程,与身体各个部分进行通信。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础材料。神经元是大脑中的基本加工单位,是专门负责接收、加工、向其他细胞传递信息的细胞。神经元细胞信息的传递离不开神经递质。

        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采用什么通信方法——电的或化学的,神经元都具有改变的能力。人类所具备的最非凡的能力之一就是可塑性,它使得我们的大脑能够随着经历调整或改变自己。例如当我们学习新事物时,树突便会生长,形成新的突触。这都有助于与不同的神经元产生新连接。尽管早期的研究聚焦于生命最初阶段的大脑可塑性,但新的研究发现成年人的大脑也具有可塑性。因此可塑性可以解释大脑补偿损伤的能力(例:中风患者能力的恢复)。可塑性可以解释很多人类适应经历的能力。

        所有的情绪、愿望和想法都来自大脑。大脑由许多专门的模块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产生心理过程。大脑被头盖骨保护着,与外界隔离,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天鹅绒、品尝过巧克力,做过爱或看到过湛蓝的天空。它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中电化学活动的改变来间接的了解外部世界。计算机化的脑扫描技术发现,当一个人阅读、说话、解决问题或感受到某种情绪时,特定的脑区便会“亮起来”。 没有哪个单一的脑区独立负责情绪、记忆、人格或其他复杂的心理特征。任何心理及行为过程都涉及许多大脑网络的协调与合作,每一个网络都有自己非常擅长的高度专门化的任务。大脑常常通过协调各个脑区的功能来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

      大脑的可塑性,为成年人的学习发展变化提供了可能。

      三、社会

    人是社会人,离不开社会存在,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成为“社会人”(接受社会影响、适应社会环境、学习社会技能),受家庭、学校、单位、社会文化传承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公式的含义是,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个体的基因、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看个体,看到在不同情境下,个体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的不同,可以让我们从多角度理解一个人。回到自己身上,看自己在家庭中和爱人在一起、和孩子在一起、和父母在一起;在单位,和领导在一起和同事在一起;看自己在不同情境中会呈现出多大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社会年龄。

今日情流动:陪~伴~

相关文章

  • 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周末一天的学习 ,课间的时候跟旁边的人一起交流, 差不多都是因为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才来学习的。 是啊...

  • 年龄

    1、日历年龄 2、生理年龄 3、心理年龄 4、社会年龄

  • 2019-02-11

    浅谈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生理年龄指的是从出生开始到现在的实际年龄,心理年龄是内心的主观心理状态。 相由心生,有的人...

  • 【。◕‿◕。每天进步一点点】

    儿童的生理年龄与其心理年龄并不完全匹配,有些儿童生理年龄小于心理年龄,而有些孩子生理年龄大于心理年龄,两种年龄真正...

  • 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重要

    今天是卢师傅的生日,早在一个星期前,她就计划着要我们去她家吃饭。中午快下班时,卢师傅打电话给我,她担心我又忘了去她...

  • 未老先衰的十个信号

    未老先衰大家应该常常听别人说吧,未老先衰就是人的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人的年龄有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之分,我们来...

  • 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区别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内容是:心理年龄怎么能跟身体年龄相提并论?当时一想,有点懵圈,后来看完这篇文章,我...

  • 心理年龄是否和生理年龄相符

    最近听了90后青年演说家鲍玉成老师的课,觉得深有启发。他讲到有许多人其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实际是不相符的,5O岁的生...

  • 科学素食,中美素食情况

    营养企业的成功心理学—Healthy image 实际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 Generally, there ...

  • 什么是“第三年龄”,肠道如何担负起这个责任

    很多人喜欢把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以此作为留住青春的借口。然而,多人不知道,除了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人体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乐日志五十: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看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ph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