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6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6

作者: 萧萧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01:34 被阅读0次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一章:关于道德德性的获得

一、这一章亚氏先厘清道德德德性与理智德性获得的不同途径。

1、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

2、道德德性则通过习惯养成。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因为由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改变。出于本性而按一种方式运动的事物都不可能被训练得以另一种方式运动。比如鱼不会被训练得会飞。

二、然后亚氏提出这一章的核心论点:

        道德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

要旨有三:

1.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所以德性不反乎于自然。然而这种能力又是通过习惯而完善形成的,所以又不是出于自然。

2.自然馈赠我们的所有能力都是先以潜能形式为我们所获得,然后才表现在我们的活动中。但是德性却不同,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我们要先去做它要求做的事才可获得它。故德性不是出于自然。

        对于要学习才能会做的事情,我们是通过做那些学会后所应当做的事来学的。比如,我们通过教学而成为好老师,通过弹奏钢琴而成为钢琴手。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

3.德性因何原因和手段而养成,也因何原因和手段而毁丧。它在好的活动中养成的品性,也会毁灭于同样的但是坏的活动。所以,德性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毁灭于自然的。

      总之, 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也就怎样。我们应当重视实现活动的性质,因为我们是怎样的,就取决于我们的实现活动的性质。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还是那样的习惯决不是小事。正相反,它非常重要,或宁可说,它最重要。

     

第二章:关于实践的逻各斯的性质

一、先厘清研究的范围与目的:

我们研究德性不是思辨的,而有一种实践的目的。我们不是为了了解德性,而是为使自己有德性。否则这种研究毫无用处。所以必须研究实践的性质,研究我们应当怎样实践。

二、接着讲实践的逻各斯性质:只能是粗略的、不很精确的。只能要求研究题材所容有的逻各斯。而实践问题就像健康问题一样,并不包含什么确定不变的东西。(亚氏把健康当作身体结构的一种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平衡状态,把道德当作灵魂的一种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平衡状态。)

具体行为中的逻各斯就更不确定了,具体行为谈不上有什么技艺与法则,只能因时因地制宜。

        例:考察,不及与过度都同样会毁灭德性。德性为适度所保存。

我们通过培养自己藐视并面对可怕的事物的习惯而变得勇敢,而变得勇敢了就最能面对可怕的事物。

相关文章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6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一章:关于道德德性的获得 一、这一章亚氏先厘清道德德德性与理智德性获得的不同途径。 ...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3

    第一卷《善》前十章整理 一、所有事物都是以善为目的 这里亚氏有个限制:都相关于可变动的题材。还明晰了一组概念: 1...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1

    周辅成的《序》整理: 一、亚里士多德的思维范式 1.施莱格尔说:一个(西方人)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7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三章 快乐与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 1.又回头看了下注释,了解下亚氏指的品质的定义:在希...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8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 第四章: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这一章作者论述了一个问题: 在什么意义上才可以说,行...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9

    第二卷第五章:《德性的定义:种》梳理 在前面几章通过德性的实践与获得,德性的表征,合德性的行为与有德性的人...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4

    对辨推理思维比结论重要 ——第一卷第十一章笔记 关于“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这一章内容很简单...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5

    10月27日 第一卷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整理 十二、称赞与幸福 这一章先分析称赞的本性,并厘清与歌颂的区别,然后得出...

  •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2

    《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者序(廖申白)读后整理 萧萧芦苇注:认同译注者较多,又认为该序已很精简,故整理时摘抄了许多原...

  • 《尼各马可伦理学》

    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里最友好最易懂的一本书了,很有逻辑性,层层递进,对句子精心雕琢,可读起来老是觉得过于无趣。可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尼各马可伦理学》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tedqtx.html